供應鏈管理

採購管理

防範疫情引發供應鏈長鞭效應

全球市場供應鏈已有明顯延遲或中斷風險,「從供應鏈管理角度來看,資訊透明有助決策;如果資訊不完整,會引起另外一個反作用力,就是長鞭效應。」

作者

Panpooh

1.3k

・2021/09/28

危機來襲,採購任務的關鍵時刻:當人流與物流因疫情急凍 關鍵更在全面啟動後

主談人:SMIT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  白宗城 理事長


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指出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除了材料與勞動力短缺所導致產量和產能下滑外;各國政府實施交通管制,也限制企業開發、考察和檢視業務、及採購活動等。Gartner表示,成本控制變得更複雜,企業將面對難以預測的採購價格差異。在這危機時刻,SMIT採購協會理事長白宗城將告訴大家採購與供應鏈管理應具備什麼樣的思維與調整作法?並從歷史災害探討危機處理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短中期的因應之道。


供應鏈兩難:零庫存成本 vs. 零庫存風險

台灣供應鏈有其優勢與價值,這次疫情發生,很多企業擔憂後續的缺工缺料等情況,白理事長指出:「盤查資源為首要。」先盤查所有的資源,了解企業扮演的角色;其次,了解供應商的策略與存貨狀況;再來,供應鏈協同計畫,如存貨;最後,物流處理。


在賈伯斯時代,蘋果平均庫存31天,庫克接手後把庫存壓力轉移到上游供應商。但本次的疫情,因中國廠商無法提供手機零件,造成手機廠商無存貨可賣,間接導致下游等供貨吃緊。這種為了減少營運成本而降低庫存的作法,是否是現階段該追尋的目標?


白理事長認為,效率與風險,一直是供應管理的兩難,2018年勤業眾信針對全球採購長進行優先策略調查,排行前三名分別是降低成本、新產品與市場開發及風險管理。到了2019年調查後,風險管理已成為第二優先。以JIT執行最徹底的日本為例,經過311大地震後,豐田發現保有存貨其實可以化解部分經營風險。所以,企業對於風險管理與成本控管的考量是需要取得平衡。


新冠疫情是危機? 還是轉機?

「我認為這次疫情,是提供很好反思的機會。」組織風險的評估日益重要,面對可掌控的風險必須要掌握了解可能發生的原因,做好適當的因應;而不可控的風險範圍,則需準備應變計畫或持續營運計畫,並做好事後的危機處理。


回顧歷史上的重大災害事件,2001年美國911恐怖襲擊,摩根史坦利公司被推舉為風險管理的標竿,因其在短短1小時10分鐘內撤退3500名員工,在其所有員工撤離後的9分鐘內大樓倒塌,這其實是非常不可思議。比較近期的日本311大地震,造成全球汽車業、航太業、半導體業、DSC數位相機供應鏈中斷。再來就是目前的新冠疫情,已衝擊各產業,許多產業被迫迎變求生。這場病毒之戰還有得打,對你來說是危機還是轉機呢?


供應鏈數據透明有助決策,避免長鞭效應

「回歸供應鏈管理的進程,市場會重新洗牌,『剩』者為王。」白理事長說。這次疫情加深企業主對風險考量,也加速走向數據管理進程。白理事長說:「有狀況發生時,若有數據管理系統支撐,在第一時間內就可掌握資訊,相對也可快速決策。」再來,資訊的解讀也很重要,「從供應鏈管理角度來看,資訊透明有助決策;如果資訊不完整,會引起另外一個反作用力,就是長鞭效應。」不真實的需求會沿著供應鏈逆流而上,產生逐級放大的效果。所以,「切記不要被短期的資訊覆蓋掉。」白理事長強調。


全球市場供應鏈已有很明顯的延遲或中斷風險,包含金流與物流。此外,企業總體成本也跟著上升。由於市場變化導致沒有人、沒有交通工具;看不見的病毒,也導致必須對員工防護加強,因而營運成本上升。再則,供應鏈加速移轉的可能後遺症,諸如:有些大廠將供應鏈移轉到中美洲、南美洲。


「疫情平緩之後全面復工時,那一波的缺料潮才是決定組織能夠存活的關鍵因素。」白理事長表示。企業應提早準備,掌握充份資源,確保運作正常,並檢視供應鏈各個過程。


企業採購的短中長期因應之道

採購是一個關鍵的角色,短期來看,首先,保持和所有供應商聯繫暢通與訊息更新。再來,危機處理。持續關注一階及二階供應商在供貨發生的問題。白理事長舉了極端的例子,「你以為有機可趁,大量製造賣出,卻可能貨款收不回來;以為前進了一大步,殊不知卻退了三大步。」


接著,失控預防。如何避免危機發生後的連環爆? 要梳理監控供應的可能風險。如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每天都要了解狀況,將層級拉高。最後,壓力測試。例如:這個月斷鏈,組織如何營運?下個月還是斷鏈怎麼辦?若連斷3個月呢?因此,要做「最壞的準備,最好的打算。」


中長期因應,則需從完善的供應商評估開始,評估包含資格審查,以確保一、二階供應商不會對業務產生負面影響,需重視供應商間協作。再來,進行風險完整評估與營運持續計畫,確認政策和應急計畫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定期測試和修訂。而當供應鏈需求不再大幅上升,企業營運策略是什麼?組織角色與任務是什麼? 培養供應鏈管理專才,強化組織體質,才是輕緩任何可能風險的硬道理。


疫情終會過去,但病毒試煉也許有再重演的一天。這次是很好的功課,讓大家反思,除了風險管理外,供應鏈縮短也是未來趨勢。面對這樣的變化,如果最後仍免不了生死戰,靠的不就是體質嗎?白理事長強調:「你的體質決定你的勝敗,才是硬道理。」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