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數據為驅動 構築鼎新服務雲生態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來襲,企業為了趕上雲端、網路及行動化的浪潮,最大來自於大數據、人工智慧( AI )、物聯網、VR/AR…等新技術迭代發展,不僅衝擊傳統的管理模式大幅改變,而對於面向客戶服務多年的鼎新,經歷這一波的數位轉型下,更了解只有提供更智能的服務方法,才能協同企業實現高效、快速、低成本、智能化的管理改善及賦能。
-
實現設備聯網數位化 賦能精實智造
曹永誠Frank,一位深耕製造業自動化與大數據領域逾二十五年,專精於先進製程控制(APC)、智慧機台控制系統、機器人自動化、智慧能源管理等領域的智能製造專家,現正駐站於《企業通》雜誌,與讀者分享專家觀點與實務經驗。
-
數據驅動數位化轉型有捷徑
「智能製造、人工智慧都只是技術手段的字眼,若不能幫助公司創造價值,讓產品、服務更受客戶喜愛,讓價格提升或擁有勝過同業的競爭優勢,這樣的技術手段對企業來說就是沒有用處的。」鼎新電腦智能+研究中心蘇斌雄專家於「工業3.5智造轉型:工業人工智慧賦能數位化轉型」研討會中,以「數據驅動數位化轉型有捷徑」為題,分享台灣中小企業面向數位化轉型與智能製造的思維和路徑。
-
解讀數位化轉型 十大關鍵詞
關於數位化轉型,我把它提煉出來概括成了十個關鍵字:不確定性、複雜系統、競爭的本質、轉型的邏輯起點、工具革命、決策革命、數據的自動流動、數位化轉型的基本矛盾、技術架構的大遷徙時代、體系重構。
-
數位化轉型賦能 新零售和新製造創新價值
不論是新零售或新製造,數位化轉型皆是一場以企業價值主張及戰略藍圖作為起點,以商業模式變革並邁向新增長模式作為終點,並且將是不斷審視目標並優化調整的閉環。哨聲已經響起,您已準備好加入這場馬拉松賽局了嗎?
-
曹永誠:做工廠智慧化先降低期望!以敏態模式建構智慧閉環
製造企業在先天有極限、設備有瓶頸,加上投資報酬率的考量之下,若奢望可以直接建立機台數學模型,以AI預測,讓工廠智慧化一步登頂的想法,說真的可遇不可求,得視各種客觀條件是否到位;可以將這一次次的智慧成果,設計成一個個微服務智慧元件,以智慧閉環 匯聚眾人之智,這種模式乍看之下似乎不會那麼令人驚豔,卻是極為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