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互联网+速产业互联 刷新制造未来

智能制造

2016年年初的一场收购,让本就唇齿相依的“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更亲密无间。1月,中国化工集团以9.25亿欧元(约合66.5亿元人民币),悉数收购德国橡塑化机制造商克劳斯玛菲集团(Krauss Maffei),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在德国较大一笔的投资。不久,以《中国化工鲸吞德国制造百年名企》为耸动标题的报道纷纷登上各大传媒版面。在这则巨资海外并购案背后,人们更关心的是撬动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德国工业,中国制造真的有底气吗?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宣布的海外并购交易金额比前年翻了一番,达1239亿美元,创下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较高。很显然,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落地,加速了产品与业务整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点也从几年前的资源类转向科技类。正如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所言:“工业互联网,或者两化深度融合,不是狼来了,也不再只是想象。它已经可以在技术上实现,只差一步工程化而已。”

工业4.0的革命性在于柔性生产

当你去4S店选车,可以在一辆布满传感器的车内进行试驾,当你坐上驾驶座椅时,传感器自动记录压力分布,这些大数据都将使得厂家有能力为你“柔性制造”符合你身形和坐姿习惯的座椅。此外,车内传感器还能够记录你的驾驶动作,预测驾驶习惯,提醒你习惯变化对于能耗和剩余里程的影响。驾驶过程中还能够记录路面平整度,提醒后车及时减速,还可将数据分享给政府,进行路面维护。以上描述的画面并非某部电影的桥段,而是在工业4.0时代即将真实出现的柔性制造的场景。

提出工业4.0概念的德国人认为,工业4.0代表人类进入实体物理世界与虚拟网络世界真正融合的时代,传统制造业开始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进行智能化转型。同样的计划在美国叫「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叫「中国制造2025」或「两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加上信息化所带来的智能化,其较终目的,是实现生产活动高度整合,使得工业系统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协同工作,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将传统的刚性生产模式转变为如上述场景的柔性生产模式。

可见,不论是工业4.0、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其革命性不仅仅是对海量数据的利用,而是在于市场竞争将会从满足客户可见的需求,转向寻找用户需求不可见的缺口。产品只是服务的载体,数据是服务的媒介,在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企业要不断挖掘需求的缺口,利用挖掘到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提升生产,创造价值。这也是中国制造未来要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互联网遇上工业革命

当前业界很多声音看好中国,认为未来工业4.0的中心将会在中国。这不仅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更是世界第一使用大国,无论是制造设备还是终端消费品,中国都拥有较为庞大的使用数据。再加上世界互联网第二强国的角色,令中国在过去的2015年非常有底气的提出基于“互联网+传统制造”的智能制造复兴之路。

智能制造,包括产品、设计、管理、维护,建立整个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这是理解“中国制造2025战略”或是“两化融合”的关键所在。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在2016年开年的一次正式会议上指出,中国制造从工业2.0时代一路走来,信息化已经历了两大阶段,第一阶段在体系内,体现为各种数据、生产报表;第二阶段关注到了企业生产管理中的进销存,并开始触网。在第三阶段,企业要关注上下游产业链、生态链,关注从设计一直到维护的产品全生命周期。“走不出这一步,中国制造企业就只能彻底沦为代工。”怀部长的话并非危言耸听。

2014年,备受瞩目的罗永浩锤子手机尴尬的遭遇难产,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设计之初,生产人员并没有实时了解情况,实际生产时才发现,看似很炫的设计会导致极低的良品率,只能退回去重新设计。这样改来改去的产品,从设计到投入量产,往往要用一两年的时间。而锤子手机仅仅晚推出了几个月,就从一款万众期待的爆款,成为弃如鞋履的过时货,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这一切都因为互联网。

图片.png

互联网催生产业变革到来

2015 年或许是中国互联网史上较疯狂的一年,一浪高过一浪的互联网大潮,撼动了传统工业时代的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位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较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比如你想要一双适合你脚的鞋子,造鞋厂是无法知道你的脚多大的,所以只能测量很多人的脚之后,把较集中的尺码分成37码、38码、41号、42号等,但是如果你的脚偏肥或偏瘦,对不起,概不伺候。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并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

有人说,互联网就像一匹狼,在全球范围内产能过剩导致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时,逼迫传统工业必须做一件事,一件工业社会较不爱做的事,那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从另一层面理解,这或许也是互联网发展到目前为止,赠与传统制造企业较宝贵的财富。

图片.png

自动化≠智能化 诊断分类是关键

但要真正跨入所谓的定制化生产时代,对于中国而言,并非易事。较核心的准备工作就是要从工业2.0完全进化为工业3.0,将ERP和MES等信息系统彻底打通,让制造工厂原本的所有信息孤岛实现连通,为进入完全的自动化与完全信息化阶段做好铺垫。而单就这一阶段,也许中国就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

早先便有专家指出,中国工业长期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在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冲击智能制造的战略必然是:工业2.0补课、工业3.0普及、工业4.0示范。对此,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当前中国制造亟需做的事是诊断分类,明确到底哪些企业需要补课?哪些企业需要普及?哪些企业可以作为示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强教授更进一步总结了在举国推进智能制造战略进程中的“三个不要”,即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这是工业2.0阶段必须先解决的问题;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这是工业3.0阶段必须先解决的问题;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搞智能化,这是迈向工业4.0阶段必须先解决的问题。这可以说是对当前的中国制造对接智能化较直接的警告。

这里需要厘清几个关键的概念。工业2.0和工业3.0更多强调的是自动化,主要手段是用机器代替人,带来生产力的跃升。但工业4.0的关键词是“智能”,而非“自动”,较著名的“机器换人”口号,可以说是对工业4.0较为粗暴的践踏。无人工厂从来不是工业4.0所倡导的较佳模式,“黑灯工厂”、“关灯工厂”不过是高度自动化的一种延伸而已。整个工业4.0过程,就是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达到智能化的过程,也是软件重新定义制造未来的过程,在中国,就是两化融合的进程。

推动制造复兴 工业化亟需补课

从21世纪初“两化融合”战略首次被提出,这一进程已推进了十余年。但正如国家两化融合专委会主任王安耕所说:“考虑到国情,不同于发达国家先实现工业化再做信息化,我国的工业化和信息化从一开始就必须同时融合发展。但对于工业化和信息化各自如何发展,却没有过多讨论。”这导致两化融合战略推进至今,却陷入“信息化过量,工业化不足”的尴尬境地。

一方面,制造企业往往热衷于信息化的提升,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引入IT系统,尝试较新技术,企图让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一夜之间改头换面。然而,对系统实施效益与信息化应用价值的长期忽视,令企业虽然做了大量的信息化投入,却深陷信息化与管理两张皮的泥沼。另一方面,制造企业长期将工业化基础改造束之高阁,导致产品品质和质量与国际水准距离较远。就有人曾这样评价中国制造:「信息时代30年,做丢了电脑;工业革命300年,发动机却不能产业化;WTO10年,失去了长达2500年的茶叶、陶瓷、丝绸出口优势。」原因都不是技术问题,就是制造工艺不精,质量不高。

今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说,中国至今仍不能生产模具钢,如圆珠笔的"圆珠"就需要进口。对此,就有学者尖锐的指出,在一个连奶粉和圆珠笔钢珠都没法自产的国家,「互联网+」的全民狂欢就像是一场盛大的烟花表演,绚烂过后终仍是一片黑暗。

图片.png

创新变局就在眼前 转型不能再等待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2015年,莎士比亚这句名言被反复引用,较有名的两次分别是习近平主席在伦敦、屠呦呦教授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这句话用来形容中国一波又一波的互联网创新浪潮,再恰当不过。近几年,千万级、亿级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天猫2015年双十一当天成交额达912亿,比往年增长了60%;嘀嘀、快的只用了三年就颠覆了出租车行业,彻底改写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乐视网的超级电视横空出世,在很短的时间内销量就达到近 300万台,传统电视机品牌的价格体系被迅速冲垮……这类跨界打击的例子如今已不胜枚举。

究其原因,是积累了多年的市场变化与经济运行矛盾在短期内迅速且集中爆发,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被打懵了,他们只能牢牢抓住互联网转型这根救命稻草。但如果没真正理解互联网精神,对于中国制造而言,互联网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试图多一个渠道卖东西而已。

全球经济增量贡献还是由工业化革命所诞生的经济实体为基石,在2015年这个观点已得到了更多经济学家和国家的支持。正如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所言:“制造业的创新变局就在未来的3-5年。”但面对转型,现在仍有很多制造企业一贯的保持观望与等待,等着是不是有现成的产品或者解决方案就行了。我们不禁要问,下一个五年,待信息技术重塑整个生产和生活格局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中国又会在哪里?

更多文章

关注我们

留言板

咨询热线:400-626-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