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生产车间,不懂开晨会怎么行?!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23-08-18 09:42:00
2、早会比较随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只有不到50%的工厂保持召开早会的习惯,而且大多也只停留在一种单向的沟通,或者只是简单安排一下工作,有些形式非常随意,有的直接演变成了点名会。
早会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没有把早会提到战略管理的高度,既没有早会制度,也没有对早会形式、内容等做统一的要求,更没有衡量早会质量的标准,因此出现了比较随意的局面;
2、组织者没有意识到早会的作用和对工作管理的重要性,只是在例行完成;
3、有些工厂虽然对早会也做了要求,但核心却有没抓住,有些早会只是一种单向会,久而久之员工也就失去了兴趣。

① 指导50%:包括新产品、新工艺说明,标准化工作。前一天的品质异常及个人品质、效率等再强调。② 目标25%:包括生产进度、目标产量、返工率控制等。③ 理念25%:通过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树立团队意识等。
车间和部门没有开早会的习惯,只是偶尔开早会,公司的信息与一线员工之间没有传达的平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作计划与一线员工之间没有传达的平台,处于脱节状态。

小结:通过讨论,让组长等管理人员知道早会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没有具体的方案和文件作指导,各部门负责人对如何召开早会没有参考、方向。

小结:通过会议管理制定、早会PK方案的建立,以及早会地点和时间的确定,让各部门负责人,对如何开好早会有理论上的认识和意见上的统一。如何使现有的会议制度、PK方案等一系列的文件得到实施,并且很好的落地。

小结:早会的频率一般为每次10-15分钟左右,时间一旦定下来,就不要改变,最好能定期,定时举行。经过早会PK方案的推行,各部门的早会效果有了对比,积极性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基层员工不清楚PK的结果,也不了解自己部门的早会效果到底怎么样。

小结:通过激励、宣传和帮扶,早会效果明显的改善,各部门负责人对早会的理解有明显的变化。早会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接下来如何将早会流程进行固化,形成常规的管理,是还要思考的问题。

小结:早会是基层的管理工具,班组长最了解基层的情况与动向,由他们来主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1、从以前各职能部门不开早会、车间三天两头不定期的开早会,到现在养成了每天都能按时开早会的习惯。2、通过早会让各部门、各车间人员清楚前一天工作完成情况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3、通过早会下达当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注意事项。4、让公司流程制度与部门会议决议有一个上传下达的平台。
上一页:五金制造业ERP:为企业积蓄管理势能
下一页:古顶能源:项目精细化管理,鼎捷体系云管家注入发展新动能
相关新闻
-
苏州古顶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文中简称“古顶能源”)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工电气产品研发和生产,并致力于推动太阳能发电应用的新能源企业。
-
-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五金制造业面临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