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研究制造业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模式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在协同电子商务模式中,企业、供应商、渠道商、客户、合作伙伴等形成一种共存(symbiotic)、交互(interactive)的增值关系。笔者还给出了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ASP平台的设计架构,从理论上描绘了制造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网络结构视图。

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敏捷化和绿色化是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基于现代管理技术、信息网络和共赢理念的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模式,已成为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的一种重要商业模式。为协同商务提供电子化支持的协同电子商务(Collaborative Electronic Commerce,CEC)系统,是实现跨区域企业及合作伙伴间互动与协作,促进制造业企业网上协作,以网络化带动信息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区域与跨区域资源、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全面提高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一、协同商务与协同电子商务的理论介评

  Gartner Group (1999)提出的协同商务概念,指的是一种激励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的商业战略,它主要是通过对商业周期所有阶段的信息共享来实现。价值利益的所有成员通过其核心竞争优势组合起来,创造新的产品或服务来获取利润。

  IBM在其协同商务红皮书中将协同商务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包括信息与知识共享(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Sharing)、业务整合(Business Interactions)、建立合作社区(Community Building)和商务交易(Business Transaction)。

  “协同”有三层含义:一是企业内部资源的协同,即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二是企业内外资源的协同,即整个供应链的协同,其关注点在于企业供应链及跨企业供应链间各种业务的协同与互动,通过改变业务经营模式和方法来达到资源较充分的利用;三是价值网①的协同(盛革,2004),即构成价值网节点的各成员单位,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等相关利益体组合在一起,协同为顾客创造价值,其本质是社会资源较优化。协同商务的结构模型。

  随着新一代使能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ies Enabling,e-TE)在商务领域的应用扩展,以及网格计算(Grid-computing)、对象管理组织(Object Management Group,OMG)、企业应用集成(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EAI)等关键技术驱动和基于ASP(应用服务供应商,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服务联盟的应用支持,加速了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EC)向协同电子商务的发展。协同电子商务本质在于把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业务流集中反映在信息流、价值流上,并由信息流来组织和支配,从而导致价值链重组,实现集约化。其在技术范式上更加强调电子商务的应用集成和管理界面的虚拟化实现(基于Web的门户界面),以及在内涵构建和管理意义上注重于可扩展性、增值性与协同网络的整合机制及效率提升。

  协同电子商务具有双重目标:一是实现企业与其合作伙伴各业务单元的电子化,通过改变业务活动的模式在各业务单元的供应链内及跨业务单元的供应链间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提高企业群活动的效率和实现实体资产的互补;二是打破组织间影响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障碍,建立有利于企业群的各业务单元间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新型组织,降低企业群实现协同效应的组织成本,激活企业群的隐性资产,引发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即创造企业价值网的协同效应。

  二、制造业开展协同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基础

  近年来,我国一直把制造业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行业进行大力投入和重点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如大力推进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推进网络化制造,构建制造网格系统,提高了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水平;积极推进电子商务,改变了企业营商模式以及产品营销策略。

  ERP实现了从单一的材料资源计划到包括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物流、库存等在内的企业所有资源的统一协调管理,为制造业实现零库存和即时生产(Just in Time,JIT)提供了支持。网络化制造(Networked Manufacturing,NM)技术,尤其是制造网(Manufacturing grid,Mgrid)技术为实现大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网络化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持。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PDM)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制造业“信息孤岛”现象,真正实现了与产品相关的数据、过程、资源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基于Web的电子商务为制造业开拓市场、提高经营效益营造了良好的外部交流平台。

  三、制造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模式的构建

  (一)搭建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集成平台

  在公共信息技术、标准、协议、法规、政策等基础环境支撑下,将制造企业EC、ERP与NM系统按照业务流程进行有机集成,构建统一协调的集成系统,全面实现企业信息化。集成模型的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孟晓明,2007),对集成模型分析如下。(1)EC系统作为企业开展外部业务、实现与客户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当确认了客户订单后, 通过Web将客户订单传递到负责企业内部管理的ERP系统。(2)ERP系统作为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者和生产计划的制订者,将根据收到的客户订单,一方面,分析客户个性化需求特征,预测市场需求趋势,分析产品需求导向,及时进行内部资源的计划调整;另一方面,根据客户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并向NM系统发布生产指令。(3)NM系统作为产品的制造者,根据接收到的来自于ERP的生产计划指令,启动制造网格,按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实施个性化高效生产,并将产品制造信息实时地反馈给ERP系统。(4)ERP系统将实时采集到的产品信息,一方面,进行企业内部资源的实时管理和计划修正;另一方面,将产品信息,诸如产品特征、规格型号、性能指标等,发布到电子商务平台,让客户及时了解企业产品信息,获取来自客户的信息反馈,从而调整产品研发和生产、经营计划,做到较大限度地适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分析表明,通过电子商务谈判系统、虚拟制造系统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将制造企业的EC、ERP与NM系统连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此外,模型也渗透了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 的基本思想。从技术层面讲,EC系统可利用。Net、JS和网络数据库技术实现;ERP系统可利用Java、J2EF、XML和数据库技术实现;NM系统可基于网格服务资源结构(WSRF)标准和简单对象协议(SOAP),利用网格服务描述语言(WSDL)和统一描述、发现和集成(UDDI)服务、XML技术等进行制造资源封装,构建基于Agent的制造网格系统(MGS)。

  (二)搭建面向中小型企业的区域ASP平台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可投入的建设资金、软硬件和人力资源等严重不足。作为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应该是制造业电子商务技术平台的整体开发,是协作型和联盟型的企业应用,是建构在专门和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的协同、合作和整合应用。这些特点与大型制造企业单一化的、面向独立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有着极大的差异(陈拥军,2007)。采用ASP 模式具有周期短、投资省、见效快、成本低等优越性,特别适合于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过程中处于劣势群体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通过区域ASP 平台②,企业可以在不投入大量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Internet 通信条件,通过IT 资源外包方式,迅速地在Internet 上建立起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信息管理和协同商务环境,将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交流、资源管理、供应链优化和电子交易等架构在个性化的企业门户虚拟网站上,以获得与大型企业同样的资源优势,使中小企业也具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变化的手段和能力(韩敏、孙林夫、唐慧佳,2006)。因而,根据我国制造业企业集群的特点,在区域集聚地建立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ASP 平台是十分必要的。为此,笔者提出了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协同电子商务ASP平台的设计架构 (如图-3所示)。此架构的特点为:(1)基于Web架构、分布式计算体系,利用XML Web service技术实现数据互动服务;(2)采用SOA技术,满足灵活性和数据接口的要求,导入“即插即用”(plug-and-play)方式;(3)支持基于浏览器、胖客户端、PDA、手机等多种客户端形式下的应用集成;(4)支持跨异构平台的信息交互,基于XML的数据交互研究和跨异种数据库的研究;(5)采用集群技术平衡负载、分布式协同计算、公有计算、Internet范围的消息机制等;(6)网络安全保障,包括身份鉴定与认证、授权控制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

  在系统架构的组成上,主要包括5个技术界面和8个关键技术支持平台(表-1)。其中,界面设计的基本含义依次

上一页: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进程

下一页:管理软件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相关新闻

  • 管理软件助企业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摘要:供应链管理专家、博科资讯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向记者表示,“消化库存就是要寻找到市场需求,并及时做出反应

  • 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成功的案例

      摘要:这是厚盾通讯行业全面预算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中国联通山西分公司突围预算管理瓶颈并取得成功的较佳方案

  • 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进程

    摘要:较近因为本人工作的原因,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上,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信息化中的重中之重-ERP上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