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前谈机械行业ERP的选型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机械行业的特征  从生产特点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具有以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的主要特点。再次,ERP的选型必须高于机械企业当前的管理水平,这既保证企业在上了ERP系统以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够跟上ERP系统升级的周期。

机械行业首先应该掌握的就是制造能力与存货管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在导入ERP的过程中第一阶段选择的模块,当然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相关模块,如主生产计划、MRP、制造管理、产品结构、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与存货管理等。

  本文将从机械行业的特点、选型方式、实施经验等几方面对机械制造行业如何实施ERP、解决在其选型与应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机械行业的特征
  从生产特点入手,我们可以看出机械制造业具有以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的主要特点。以设备制造为例,生产方式一般为单独的零部件组成较终产成品。汽车制造业虽然诸如压铸、表面处理等过程属于流程型范畴,但绝大部分工序还是以离散为特点。基于以上行业特性,机械行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产计划的制订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由于机械制造业企业主要是按订单组织生产,订单随机性大。因此,对采购和生产车间计划需要较好的管理系统。

  其次,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机械制造业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自动化主要在单元级,例如数控机床、柔性制造系统等。

  再次,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产品结构清晰明确,可以用数的概念进行描述,较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的零件或部件组成。因此,生产设备布置一般是按照工艺进行,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个性强,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需要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调度,半成品需要搬运。

  选型应立足企业需求
  要成功实施ERP,根本目的不仅是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更重要是透过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实行业务的改善,这决定了企业ERP选型过程必须立足企业的实际需求,ERP选型过程中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产品性能上适合行业特点
  首先,机械制造行业不像电子、食品、医药行业推陈出新的频率高,它需要一套能够保持生产的产品在质量、数量上始终如一的ERP系统,为企业提供标准的管理体系。

  其次,具有完整的MRPII的功能,机械行业生产时需要通过MRP的主生产计划、产能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协助机械制造企业在生产规划与原料供应方面保持准确。

  再次,ERP的选型必须高于机械企业当前的管理水平,这既保证企业在上了ERP系统以后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能够跟上ERP系统升级的周期。

  较后,在制造行业中,一般每种产品生产是不完全地流程进行,并且采用的零部件非常多,每个零件的每道工序,都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和环节。特别是对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企业来说,如果没有一套系统来控制计划和成本,企业不一定算得出产品的盈亏成本,不能计算出企业对于资金流控制的具体数是多少。因此,机械制造企业需要能够满足其要求的ERP系统。

  2.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性
  在机械制造企业ERP的实施中,企业深层次的需求会不断涌现,这些需求有些可以在原有模块基础上进行深入实施,有些则必须使用新模块,并进行集成和增强;这时ERP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集成性就充分显示出威力。只有ERP系统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在系统做深入实施和配置时,各模块之间才可能进行良好的协作。

  3.选择有实力的软件厂商
  由于ERP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ERP选型过程中,除了在功能上要求产品能够满足机械加工需求外,ERP软件产品成熟度,软件厂商本身的发展与经营状况、服务能力都是评估的关键。需要对ERP产品的系统平台开放性以及未来产品升级的计划等方面进行评估。此外,厂商的商业信誉、相关行业的实施经验、技术开发能力、业务稳定性等也都必须考虑。

  ERP上线软着陆
  对于ERP实施而言,人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机械行业在信息化领域的投入是在近几年内才有所增加,内部员工对于ERP了解不足,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如何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内部人员进行培训也是个问题。实施ERF软件的过程是将ERP理念数据化的过程,应该让企业领悟到ERP的实施是推进企业内部改革,提高管理水平,转换机制的契机。

  同样,考虑到ERP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企业在实施ERP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身需求,制订相应的实施计划,分阶段实施以确保系统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应用。对于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首先要掌握的就是制造能力与存货管制的核心竞争能力,所以在导入ERP的过程中第一个阶段的模块选择上,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相关模块,如主生产计划、MRP、制造管理、产品结构、采购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与存货管理等。在第一阶段主要计划营运管理的相关模块导入完成,数据正确且即时后,可以开始规划第二阶段导入财务相关的模块,如应收应付、总帐、固定资产、人力资源、成本与分录抛转等。因此,保证ERP成功上线的前提是稳步实施过程。

  知识转移保证实施效果
  所谓“知识转移”,就是加快外部知识向企业内部的转移。也就是在ERP项目的实施中尽量把系统知识转移给企业,使企业尽快上手。由于客户本身对自己的企业很了解,一旦理解了ERP系统就可以很恰当而灵活地应用。如果仅靠咨询公司去设计一套流程,客户很难满意,并不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期望相吻合。其次从企业的角度来讲,要强调他们的参与。这样做,越到项目后期越顺利,也是软件公司技术可以实现的,同时又帮助企业培养了一批非常宝贵的既懂业务又懂管理,通过系统了解了企业整体运作的人才。这种转移跟ERP厂商的实施、培训、服务水平息息相关。

  注重长期、全面的效果
  从企业的要求考虑,机械制造是一个长期稳定和规模较大的行业,因此作为提高企业管理等能力的ERP系统,就必须能够为其提供长期、全面的服务。

>

上一页:制造业信息化ERP是基础,精益是方向

下一页:关于ERP项目管理的一些常识问题

相关新闻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