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协同软件的组织模型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企业管理软件从面向业务、面向业务逻辑、面向结构化信息的管理思路出发,而协同管理软件面向企业管理中的人,进行构建以“人”为中心管理信息和资源。基于组织设计理论,致远协同管理软件在定义组织模型时,支持部门、职务级别、岗位的描述,将人在组织中的角色描述为所在部门、职务级别、岗位。

  企业管理软件从面向业务、面向业务逻辑、面向结构化信息的管理思路出发,而协同管理软件面向企业管理中的人,进行构建以“人”为中心管理信息和资源。

  我们平常处理的大量信息都是面向人的,如给领导报一份报告,提交一份申请等,是面向角色、面向行为规则的非结构化信息,这部分信息具有分散、跳跃、信息离散的特征。协同管理软件正是以这些信息为主要管理对象,结合组织中“人”作为中心要素,通过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的相互作用过程,即协同过程,完成信息积淀为组织知识的过程。

  在互联网下进行角色解析

  协同管理软件一般定位为组织行为管理,是组织基于互联网的行为管理,其中组织模型在互联网下的构建,是组织在互联网下进行角色解析的基础。

  如何描述组织呢?组织是由目标愿景、组织结构、人员、协调沟通、授权与分权、流程等要素所构成。对此,各管理学派各有自己的描述。我更愿意将组织描述为人员、职能化、制度化、协调和沟通(也就是协同)和知识系统而构成的有机体,其中,组织的协同是关键。协同较基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是组织知识的积淀,是组织制度的建设和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化,这些过程是组织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补药。

  组织设计的关键

  组织建立和发展的较基本要素就是人,除了纯粹的个体经营手工业者和商户外,组织一定是有层级关系的,其中决定组织形态和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就是组织的决定者,他会随组织的发展而获益,是组织利益的较终获得者,一般称为组织的决策人,多人时称决策层。组织的决策层负责组织的方向愿景,是组织架构的设计者和负责人。与组织决策层相对应,还有组织的中层和组织的基层,即执行者。组织的中层负责细化、分解和落实组织决策层的意图,指挥基层组织的具体任务和事件的执行,从而为达成组织的目标负责。

  组织设计的关键就是部门职能化设计、管理层级设计、授权层次的设计,而人在组织中承担什么职责是通过岗位设计实现的,这些都是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致远协同管理软件作为基础的组织管理软件平台,首先需要从组织应用的角度对组织的角色进行解析,需要在信息系统中表达出人员、部门、职务层级等结构,同时需要表征出人员的职能。

  基于组织设计理论,致远协同管理软件在定义组织模型时,支持部门、职务级别、岗位的描述,将人在组织中的角色描述为所在部门、职务级别、岗位。并允许所在部门和岗位有多个,但必须定义一个主要部门和一个主岗,这样就惟一地描述了人在组织中的位置。

  信息系统角色的构建

  基于组织角色构建信息系统,可以避免IT人员角色的概念与组织角色概念的混淆,使得办公室、HR人员就可以对A6/A8协同系统进行组织的配置管理。

  这些角色主要有事件的发起者,这是业务和事件的初始人员,也假定为自定义流程的负责人,基于这样的解析前提,就产生了发起者的部门主管、发起者的上级部门主管、发起者的下级部门主管等流程角色。而在流程的办理中,进一步产生了处理者,而处理者在选择后续事件交给“谁”办理时,又产生了处理者的部门主管、处理者的上级部门主管、处理者的下级部门主管等浮动角色,从而使流程的执行达到高度的柔性化。

  对以上这些处理过程进行抽象,形成基于组织模型的流程制度解析结构,可以支持组织的任意角色在组织流程中的应用和事件办理。这是办公室人员和HR人员可以匹配和设计的组织流程,而不是信息系统管理员设计的IT流程,这就使得协同走出IT的技术壁垒,成为非IT行业的大众可以使用的办公流程和行政管理基础,成为组织管理的基础平台。

  

>

上一页: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下一页:工程机械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要点解读

相关新闻

  • 工程机械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要点解读

    摘要: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行业门类广、关联作用大,吸纳就业能力强

  • 企业信息化中的管理和系统分析

    摘要:信息技术是个“知识迷宫”,管理是个“财富赌场”,而徜徉于这两者之间的人统称为信息化的从业者

  • 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摘要:一 项目管理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项目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有多方面的原因促成项目管理令人关注的今天,及其充满前景的明天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