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信息化要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概述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国民经济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全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发展。
一、概述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未来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之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制造业也逐步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那么加入世贸组织后,在更加开放和市场化的环境中,将促成中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更为充分和有效地发挥,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更大利益。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此阶段以装备业发展为主要特征。当前,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与经济发展脱节、外资所占比例偏高、生产率与国外相比没有任何优势。
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高速增长同中国经济的快速对外开放和日益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各工业部门的产业链继续延伸,产业融合进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的融合进程明显加快,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从而为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是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动机,是以信息化带动和加速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也是发挥后发优势、实施跨越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技的基本载体和孕育母体,是在新科技革命条件下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舞台;制造业是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世界产业转移和调整的承接主体。
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大趋势下,只有通过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带动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信息化,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使企业及其产品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制造业信息化是指,充分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以及信息技术与其它专业技术的融合,在制造企业行业里的产品全生命周期中,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集成和共享,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运转,从而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整体竞争力,改造和提升传统的制造行业。按照这个内涵,制造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1、在制造业中融入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提高产品自身的质量、功能层次、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2、在制造业行业企业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实现快速、高效、可靠、精密、低耗、低成本生产;3、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综合利用,实现管理信息化;4、建设企业信息网络系统,发展网络制造、虚拟制造、网络营销,形成企业之间的动态联盟,提高企业和行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能力;5、供应链信息化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点,打造一个基于信息技术、能够快速响应的供应链平台,将会是重中之重。
二、制造业实施信息化的目标是否明确
制造业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围绕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企业技术相结合,科技攻关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等资源,攻克制造业信息化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制造业信息化应用软硬件产品,并实现产业化,培育社会化咨询服务体系,面向制造企业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工程,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打造新兴制造业。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主要任务分两个层面:OA
1、要深入、广泛地开展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制造业和地方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营造新形势下制造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以推广应用三维CAD、ERP、NC等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竞争力;以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为支撑,促进以应用和服务为重点的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2、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是以国家行为为主导,建设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创新体系,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的主要任务包括: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企业集成化、制造网络系统、数字化装备、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
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将以企业需求为牵引,以集成应用带动系统研发,以系统研发带动技术突破,以原始创新促进技术发展,实施人才、专利、标准战略,突破一批制造业信息化关键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造业信息化软硬件产品,获取一批专利,培养一批人才队伍,促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制造业信息化的要重点抓好以下几点工作。电子商务
首先,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要树立信息化的观念,养成适应信息化要求的学习意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从专职领导、专业管理、制度建设、责任到位等方面,加强和改善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第二,信息化建设要与内部控制制度密切结合。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的核心,信息化要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提供支持手段,要逐步形成一套以内部控制制度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管理体系。
第三,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密切结合在一起。目前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生产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要结合生产经营实践,在总部层面更好地集成应用,以指导和推进集团公司的信息化建设。
第四,抓好ERP系统的完善。集团的相关部门要准备充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处理好,使得ERP管理信息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B2B
第五,集团总部和各个子机构要各负其责。集团总部信息部门要这里抓好信息哈建设的总体规划、计划的编制;各个事业部、职能部门要确定业务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各个子机构要严格按照集团总部要求认真落实好实施工作和普及应用。同时,要抓好信息系统应用的达标和检查考核工作。
第六,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组织和队伍建设。各企业的支持措施一定要到位,同时,总部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并尽快拿出在新形势下如何将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进行整合的方案,以更好地发挥信息化的作用。
三、制定完善的制造业信息化需建立实施策略和步骤
首先、企业要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并且分步来实施。在实施企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时,既要着眼于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以及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又要强调立足企业当前的基础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提高效益和实用为准则,坚持统一调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和要求,以及将来和后续系统的接口,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其次、符合实际情况重点突出。根据外来图纸多、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周期短、质量要求高的市场需求,以工艺设计与汇总为重点,以PDM成熟技术为核心。从根本上解决施工设计开发手段落后、设计周期过长、成本控制困难等问题。
再次、系统实施的实用性与开放性。实用并产生效益是系统实施的关键,为保证系统的成功,对各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充分使用了成熟技术,同时采用开放的软件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模块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数据接口开放),使系统具有了较高的开放性。
较后、必须强调信息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信息内聚是功能划分在技术上的重要原则,它将使系统的通讯尽可能减少。为了实现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的信息高速运行,必须强调信息的集成。在数据库和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产品设计、工艺准备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共享。
制造业信息化实施步聚:按照总体规范、分步实施、突出集成、重点突破的系统实施策略,系统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全面使用CAD、CAPP彻底甩掉图板,设计室初步实现信息化;同时,MIS单元开始投入使用;
第二阶段:应用BOM解决工艺设计中汇总工作量大,设计信息集成困难的问题,并通过BOM生成的接口数据,与MIS系统初步集成;
第三阶段:全国实施PDM系统,在数据库存和网络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产品设计,工艺准备和生产过程的信息共享,完成全面的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
>
某厂按照上述步骤逐渐地实现了CAD/CAPP/BOM/POM的一体化集成,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且,企业的MIS系统也初具规模。该厂信息化在技术上成熟先进,功能
下一页:中小企业融资可借助B2B电子商务
相关新闻
-
中小企业融资可借助B2B电子商务
摘要:B2B电子商务分担风险为应对这次金融危机,中央财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从39亿元增加到96亿元,抓紧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增加贷款规模,扶持中小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