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生产性保护和电子商务的对接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传统技艺大展上,一些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找到一个良性的、自己能够发展的动力,生产性保护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尤为迫切。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传统技艺大展上,一些专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要找到一个良性的、自己能够发展的动力,生产性保护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方式。OA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是指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产生经济效益,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生产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B2B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对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开展生产性保护尤为迫切。传统手工技艺的制品耗时长、制作繁复,往往难以形成商品化和转化成直接经济效益。受工业化冲击,地处偏远、难以批量生产、成本高的传统手工艺产品找不到大市场。机械化生产的旅游特色产品往往将民族艺术产品“粗鄙化”,进一步冲击了传统手工艺精品的消费。政府扶持、补贴可以保住文化遗产存活,但缺少市场就难以保证传统技艺的可持续发展。这成为传统文化遗产的“死结”。

  在这个电子商务盛行的时代,如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中引入电子商务信息化、订单化、跨地域化生产销售模式,应该能打开一个新的保护局面。如采取公司+手工艺人+原产地作坊订单生产和网上销售的经营模式,在保护地建立民族工坊,与“非遗”传承人或老艺人签约,确立该种产品标准,与有手工生产传统、专长的户组签订订单,形成生产性保护网络。具有手艺的村民可以在农闲之余进行生产,每个月也能有较好的额外收入。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有利于传统手工工艺的传承。

   应该看到,电子商务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这对于深入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文化遗产融入当下生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上一页: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的新应用看好

下一页:B2B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一轮洗牌

相关新闻

  • B2B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一轮洗牌

    摘要:洗牌  沱沱网并非第一家倒下的企业,去年年底,一大批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因为外贸困境而濒临倒闭

  • eHR如何选型

    摘要:eHR系统作为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但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的eHR系统,价格也从几千元到几万元、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不一而足

  • 金融危机下电子商务的新应用看好

      摘要:3月29日消息,在深圳举办的IT领袖峰会上,IDG高级副总裁熊晓鸽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表示,金融危机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带来的更多是机会,自己更看好电子商务的新兴领域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