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要善于运用产品生命周期PLM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例如,产品数据管理、协作、协同产品商务、视算仿真、企业应用集成、零部件供应管理以及其他业务方案。它沟通了在延伸的产品定义供应链上的所有的OEM、转包商、外协厂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
从战略上说,PLM是一个以产品为核心的商业战略。它应用一系列的商业解决方案来协同化地支持产品定义信息的生成、管理、分发和使用,从地域上横跨整个企业和供应链,从时间上覆盖从产品的概念阶段一直到产品结 束它的使命的全生命周期。
从数据上说,PLM包含完整的产品定义信息,包括所有机械的、电子的产品数据,也包括软件和文件内容等信息。
从技术上说,PLM结合了一整套技术和较佳实践方法,如产品数据管理、协作、协同产品商务、视算仿真、企业应用集成、零部件供应管理以及其他业务方案。它沟通了在延伸的产品定义供应链上的所有的OEM、转包商、外协厂商、合作伙伴以及客户。
从业务上说,PLM能够开拓潜在业务并且能够整合现在的、未来的技术和方法,以便高效地把创新和盈利的产品推向市场。
从发展上说,PLM正在迅速地从一个竞争优势转变为竞争必需品,成为企业信息化的必由之路。
一、引言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中国制定的一个为期50年的长期发展战略。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西方经济低迷,神州一枝独秀,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在经济全球化的压力下,中国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君不见,满街跑的“国产”汽车多数打着国外的商标;国内的家电企业正在被外方索要巨额的专利费……。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首要的任务,而实现首要任务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加快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依托信息化的手段,研发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有效地增加收入和降低成本。因此,近一两年来,企业信息化正在成为企业行动的目标和市场上时髦的词汇。
企业信息化,特别是制造业信息化,无论你如何分类、组合,剖析、预测,或是以你想要的任何方式来评估、定义它,较终,企业信息化尘埃落定为四个主要的业务领域,由四种主要的IT信息系统所代表。它们是: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这四种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应用,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面向某类特定的业务问题,选用一种或几种系统来构建自己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体系。那种认为企业信息化就是实施ERP系统的观点是十分片面和有害的。
二、什么是PLM?
如何定义PLM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有助于市场对PLM的理解,有助于在制造业客户群体里推广PLM的使用和实施。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由于PLM是一个发展很快、比较新的信息化领域,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而且正在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一些的咨询公司、厂商彼此之间还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因此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对PLM的定义和诠释。本文列举出一些著名的咨询公司给出的论述,希望读者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汲取一些对自己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有益的观点和思想。
1.CIMdata的观点
PLM是一种企业信息化的商业战略。它实施一整套的业务解决方案,把人、过程和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作用于整个企业,遍历产品从概念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与产品相关的协作研发、管理、分发和使用产品定义信息。
PLM为企业及其供应链组成产品信息的框架。它由多种信息化元素构成:基础技术和标准(如XML、视算、协作和企业应用集成)、信息生成工具(如MCAD、ECAD和技术发布)、核心功能(如数据仓库、文档和内容管理、工作流和程序管理)、功能性的应用(如配置管理)以及构建在其他系统上的商业解决方案。
2.Aberdeen的观点
PLM是覆盖了从产品诞生到消亡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开放的、互操作的一整套应用方案。建设这样一个企业信息化环境的关键是,要有一个纪录所有产品信息的、系统化的中心产品数据知识库。
这个知识库用来保护数据、实现基于任务的访问(如经常使用的三维视算功能)并作为一个协作平台来共享应用、数据,实现贯穿全企业、跨越所有防火墙的数据访问。PLM的作用可以覆盖到一个产品从概念设计、制造、使用直到报废的每一个环节。
3.CollaborativeVisions的观点
PLM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商业IT战略,它专注于解决企业如何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开发和交付创新产品所关联的所有重大问题。
PLM包括了充分利用跨越供应链的产品智力资产来实现产品创新的较大化,改善产品研发速度和敏捷性,增强交付客户化和为用户量身定做产品的能力,以便较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以PLM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要突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支持连续创新,要充分利用企业的智力资产。企业组织和实施PLM战略的总体框架是围绕着六个主要的需求来构造的,简称为“PLMACTION”。这六个需求是:
调整(Alignment)——平衡企业信息化投资花费,增加对PLM的投资;
协同(Collaboration)——与业务伙伴交换洞察力、想法和知识,而不是CAD数据;
技术(Technology)——获取新的技术来建立智力资产生态系统;
创新(Innovation)——开发客户驱动的、行业“杀手锏”类的创新产品;
机会(Opportunity)——致力于跨学科的集成,追求产品的新的生命周期机会;
智力资产(iNtellectualProperty)——把产品知识作为战略财富加以对待和充分利用。
4.AMR的观点
PLM是一种技术辅助策略,把跨越业务流程和不同用户群体的那些单点应用集成起来。与ERP不同,PLM将不会成为与某一软件厂商紧密集成的系统,PLM不会废止已有系统,它将使用流程建模工具、可视化工具或其他协作技术加上一定的语义集成来整合已有的系统。
在由AMR主持的一个名为“2001—2006PLM应用报告”的详细研究报告中,在解决方案分类里面,把PLM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应用部分:
(1)产品数据管理(PDM)起着中心数据仓库的作用,它保存了产品定义的所有信息。从这些中心仓库,企业管理各类的与研发和生产相关联的材料清单(BOM)。
(2)协同产品设计(CPD)让工程师和设计者使用CAD/CAM/CAE软件以及所有与这些系统配合使用的补充性软件,以协同的方式在一起研发产品。
(3)产品组合管理(PPM)是一套工具集,它为管理产品组合提供决策支持,包括新产品和现有产品。PPM工具集有三个部分:用于日常工作任务协调的项目管理;用于一次处理多个项目的纲要管理;用于理解产品如何共存于市场的组合管理。
上一页:企业数据协同管理模型研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