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五步法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由此,笔者将战略绩效管理的卓越方法——平衡积分卡(Balance Scorecard, BSC)引入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之中,构筑了基于BSC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五步法。如果建筑企业能够有效利用绩效管理的工具,提升企业自身及其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将会极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正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化市场,如何利用当今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建筑企业的运营绩效,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基于合作竞争的协同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关供应链管理在建筑业应用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热点。绩效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建筑企业供应链的内涵和特征
供应链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更新换代或服务提供给较终客户的上游或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而对于建筑企业供应链,由于它具有供应链的特征,也有自己的行业特色,可以定义为:建筑企业供应链是围绕着总承包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料开始,到生产完成分部分项工程,直至竣工交付,将材料供应商、工程分包商、劳务分包商、设备租赁企业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工程建筑业不同于制造业,它的产品不是一个个独立的物品,而是一种空间固定、体积庞大、生产过程相似的工程设施。传统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的各参与方往往站在对立的立场上,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建筑企业供应链是用户驱动的,每个客户都有其独特的要求,业主的需求是建筑供应链中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运作的驱动源。建筑业基本上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承包商往往不能在项目的早期即规划设计阶段介入,不利于建筑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建筑企业供应链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总包商、分包商、材料供应商、监理公司、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水电等专业工程师、业主、政府部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给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造成了困难。
因此,工程建筑企业供应链涉及面广,对协调管理的要求较高,建筑企业供应链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对该类供应链的管理和绩效评价,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战略性的综合评价和管理。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步骤
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要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协调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生产活动,形成一个较优的工程建造运营体系,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济效益,满足业主的要求。目前,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往往着眼于对业务绩效和员工绩效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员工进行评价,进而作为薪酬发放的基础。笔者认为,供应链管理不仅仅是对单个企业的管理,更涉及整条链上的企业运作,对它们的绩效评价更需要从战略着手,并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提供依据,避免出现“战略-业务”脱节和盲目生产的现象。由此,笔者将战略绩效管理的卓越方法——平衡积分卡(Balance Scorecard, BSC)引入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之中,构筑了基于BSC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评价的五步法。本文以M建筑工程公司为例进行分析。
步骤一:确定整条供应链的BSC指标。结合建筑企业供应链的特点,考虑到M公司的实际情况,该供应链的BSC绩效指标主要包括:财务策略目标、客户策略目标、整链运营目标和整链管理目标,如图1所示。
步骤二:依照上图设定的绩效指标,再结合整条链的各环节/各企业的战略目标,对整条链的业务重点进行价值树分析,确定整条链的一级绩效指标及其权重。通过分析,M公司供应链处于加速发展期,其目标是通过更多的项目竣工数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来增强整条链的竞争能力,增加收益。那么,其BSC绩效分解中,扩张性指标的权重,如项目增加、总收入提高、项目周期缩短等指标的权重就略高于集约性指标的权重,如成本降低、品质提升和知识沉淀等的权重。
步骤三: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将步骤二的整链绩效指标分解到各个企业。
步骤四:绩效指标落实到各企业之后,再将步骤三的各项指标分解到企业的各部门,分解方法和整条链的分解方法相同。较终的指标需要落实到企业的一线,具有可操作性、可度量性和有效性。
步骤五:在对各级绩效指标进行分级统计,逐级累加之后,对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价。对于M公司,可以从财务收益、顾客满意、内部管理和协同流程等方面,评价供应链的整体绩效。
改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的途径
改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首先要简化整条链的协作流程。通过BSC的供应链绩效指标的设定,要分析和简化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操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和多余的步骤,避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重复劳动,减少供货延时和中断,提升整链的运作能力。
提升下游企业和终端客户(业主)的满意度是改善建筑企业供应链绩效的有效手段。通过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和协调,使咨询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工程承包商、材料供应商在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就获得相应的信息,了解并评估业主对工程项目的期望和在法律、建设用地、流动资金的支持能力,提出多种方案进行优化匹配,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达到降低建造费用、缩短建设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和减少风险的效果。
建筑企业进行供应链绩效管理,在使用BSC方法时,还可以借鉴CBPP(The Construction Best Practice Program)建立的一系列评价标准,即关键绩效考评指数标KPIs(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或者参照绩效标杆,对供应链的客户满意度、生产力、成本、质量、安全等进行综合的对比评价。如果建筑企业能够有效利用绩效管理的工具,提升企业自身及其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将会极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赢利能力。
>
下一页:RFID技术为何叫好不叫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