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ERP系统的采购管理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MRP运行将产生生产订单和采购订单,生产订单是生产作业管理的依据,也是组织生产,进行生产调度的依据。采购订单与生产订单的作用相似,是ERP系统的采购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制造企业的生产起点是采购结束。生产必须经过采购,获取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外购件。采购管理与生产管理在ERP系统下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两类订单的执行、跟踪和考核过程相似。但是,也存在本质的不同,首先是订单的可控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采购任务的完成,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的采购部门,还取决于材料供应商和物流公司等多方的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因此,采购提前期不仅较长,而且可控性差,生产的生产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采购提前的影响。
    1.ERP系统采购管理内容
    外购物料的价值与费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成本,影响到产品的价格和市场竞争能力,采购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能力。采购分销管理的主要内容有货源调查、供应商评价、采购计划确认、签订采购合同、采购过程跟踪和采购验收入库等工作,其业务流程如图4-10所示。

                  
    (1)货源调查。企业所外购物料时,首先要了解物料的来源,开展货源调查,货源调查应当广泛收集该物料的品名、型号、规格、供应商和供应能力等信息,并建立供应商供货基本数据库,将供应商的代码、名称、地址、联系电话、联系人;能提供的商品名称、规格、供应方物料代码;商品的价值、可供批量、质量、折扣、付款方式要求、货币种类、运输方式、交货方式、交货地点;供应商信誉记录、售后服务等记录人数据库中。并将调查结果提交主管工作领导,特别是新的供应商在建立供货关系之前还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或已经建立供货关系且信誉好的供应商,才可以直接进行签约谈判或商谈订货合同。
   (2)供应商评价和询价。供应商信息的获取可以有专人负责收集,也可以通过企业门户网站,让供应商按要求自己填报输入。在实际供应过程中往往一种物料可能有多家供应商能够提供。因此,供应商的评价一方面是为采购选择供应商提供较完整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是为已经提供物料的供应商对供货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供应商的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例如物料的等级、价格、服务响应、质保期和交货时间等),在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后再确定评价方法,确定指标之间的权重和扶植之间的关系,较后,决定评价结果的分类,把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提交领导审核。
    (3)MRP采购订单确认。确认采购订单不仅是将采购订单的状态从1逐步改成3,而是审核MRP计划采购订单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并根据企业实际生产、库存现状进行调整,同时还要明确采购订单执行的供应商。
    (4)供应合同的签订。在确定了物料需求量与需要的交货日期后,必须尽早签订供货合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供应商的选择是有一个期间的,一般情况下已经事前明确了主供应商和后备供应商,而且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协议、合同和其他条款是固定期间的。企业确定供货需求后,直接通知供应商。供应合同的变更和签约是新一轮选择供应商或发生突发事件,如:市场价格波动和企业供货能力变化等因素,才会重新签订合同。
    (5)采购订单跟踪。及时与供应商沟通,了解供货进展情况,当发生意外事件时,及时进行调整。跟踪采购订单执行过程的发货、运输、检验、入库和付款等情况,并及时、全面地记录相关信息,协调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6)验货入库。验货入库是采购管理较重要环节,根据采购订单记录验收情况,做好出现不合格物料时的退货、补料、返工和与生产部门沟通等工作流。验收结果往往十分复杂,处理方式也是各种各样,验收工作直接影响到库存物料库存量的正确度。
    (7)采购订单完成。供应商按要求交货结束后,制造企业应当及时结算各种费用,兑现付款,进行供应商评价,并把评价结果输入供应商基本情况数据库中。    
    (8)关闭采购订单。采购任务完成后还需要对ERP系统数据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往往可以设置成自动处理。需要把采购订单数据从OA系统中备份出来,减少系统占用存储空间,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2.采购计划法
  现代采购管理中,供需关系不再是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关系,而是一种长期合作的利益双赢关系,采购计划法就是在这样的提前下生产,并得到广泛应用。采购计划法的思想是将采购计划在时间轴上分成两类,近期的计划具体,并且随时间离当前日期越近越固定不变,远期的计划仅是一种约定,可以按需要发生变化。如图4—11所示。

                          
    在采购计划法中近期与远期分界点的确定不仅是一个难点,而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性。这个分界点定得时间越长,对供应商越有利,供应商具有充足的时间准备;时间越短,供应商的压力越大,当时间长度小于供应物料的生产周期时,供应商必须提前组织生产,一旦物料需求方发生变化,供方无法及时响应,如果突然减少需求,则会造成供方库存积压。因此,采购计划法执行的关键在认真商定计划分界时间点。这个时间点的
确定将涉及到供需物料的价格和优惠条款。

上一页:ERP中的供应链管理

下一页: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的采购管理的关系

相关新闻

  • 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的采购管理的关系

    企业通过ERP系统逐步向企业外部供应链上有效集成,达到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牢固的合作关系的目的,优化了企业的采购管理。至于具体实施哪一端,则主要取决哪一端易为该企业操控,能让该企业有效整合该供应链端的资源,为其带来较大化利益。

  • erp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现代营销管理的新理念,企业可以通过ERP系统延伸到客户的客户,发挥企业联盟的作用。客户关系管理又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它实施于企业的市场营销、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

  • ERP中的供应链管理

    也有的学者认为,供应链是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一系列企业组成的价值增值链。③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互,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网络,从而使虚拟供应链的运作模式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