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催热“物联网”
文:物联中国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两年前,“物联网”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2012年“两会”在即,“物联网”是否还能成为较热关键词之一?
物联网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得到大力支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地方两会上,各省市集中力量培育新兴产业,并制定出各有侧重的发展方向。而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支持政策也陆续出台,潜在生产力得到关注。可以预见,在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将成为备受瞩目的重头戏。
集中热点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两年前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近期以来,一系列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新兴产业得到大力支持,大力发展。
一份发布于2月28日的《2011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浅析》研究报告显示,作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的物联网,其在2011年的产业规模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
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其中智能工业占比较大,为20.0%。
在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之首。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整体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十二五’甚至更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促进我国工业由大变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工信部规划司在材料中表示。
关注地方 紧盯物联网产业发展
近日,从地方“两会”发布的“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到,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均被重点提及,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府未来发展工作中已占据明显地位。
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全面实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抓好一批科技创新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示范应用和市场开拓,尽快培育形成新的支柱产业。支持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促进物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国云产业园、国际信息港、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今年上海两会上提到,鼓励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应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大力发展高端软件等信息服务业,推进物联网在楼宇节能、智能安保等领域的应用,继续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加快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建设。
2012年对于重庆来说,依托科技创新抢占产业制高点。围绕“2 10”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聚焦突破新一代信息终端、高性能集成电路、云计算、物联网、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等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支持电动汽车、新型智能终端、高端机电装备等新产品研发生产,攻克一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科技难题。支持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独立研发公司,组建国际产学研联盟和成果中试基地。启动国家质检基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科技成果孵化和产业化。
广州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产业与高端制造、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6类新兴产业,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光电科技产业基地、华南国际新材料产业等基地,培育新的增长点。
聚焦行业 把脉企业发展趋势
下一代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这些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下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这些信息技术与工业化的融合,其潜在生产力值得关注。
2月14日,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描绘出未来5年乃至2020年之前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路线图。并指出以形成和完善物联网产业链为目标,引入多元化的竞争机制,协调发展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制造业、通信业与应用服务业。重点突破感知制造业发展瓶颈,推进物联网通信业发展,加快培育应用服务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2月24日,《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出台》,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光伏产业的五大任务。同一天,工信部还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两会期间,更多的细分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陆续出台,从而刺激相关企业发展。
据业内人士分析,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培育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营造企业发展环境,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做好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孵化和扶持工作。
引导企业间通过联合并购、品牌经营、虚拟经营等方式形成大型的物联网企业或企业联合体,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物联网企业的发展趋势。
上一页:云计算快感不长久,瘦终端才是王道
相关新闻
-
解读2012两会信息化提案:聚焦两化融合下的“智慧”与“云”
随着2012年全国两会召开,作为我国转变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一步,持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受到了本届两会代表的高度关注,来自各个领域的IT厂商代表纷纷提交了和信息化相关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