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捷数智孙蔼彬眼中的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文:新华网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6-12-14 14:29:00
[新华网李晓丹]
您对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这两个名词或者说概念怎么看,对它们在中国的落地又怎么看?
[孙蔼彬]
“中国制造2025”我想这一两年大家是非常耳熟能详的。德国“工业4.0”现在也变成了一个全球注目的标准,中国的企业要面对这样未来趋势的变化。
以德国和国内来比,我想有各自的差异,我们国内在讲“两化融合”,就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和德国比,德国的工业化程度当然是比我们成熟一些,这和我刚刚讲的成熟度就有很大关系。以德国的情况而言,它的工业化程度是高的,信息化这一块相对来说也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互联网+”方面,相对而言中国又是全球跑的较快的。所以面对“工业4.0”,其实它的理想是说从客人的消费端直接能够连通到生产制造,到取得货物这一端。所以极端个性化的需求可以被满足。德国的工业化基础和信息化是不错的,但是互联这一块也有很多需要优化的。
我曾经看到一个资料,即便今天的德国,能够符合“工业4.0”标准的也只有不到20%。国内要追赶的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基本面。但是我们在“互联网+”方面,中国互联网这几年的蓬勃发展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这个进展在全球也是引领风潮的。我们在这一块上拥有后发优势,跑得很快,如何将工业化、信息化、互联网较终连接到智能化,我想是各有特色。德国当然值得我们观摩、学习,但是我们自己也拥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如何把自己的优势借这一波大的产业结构转型调整发挥出来,这也是我们要一起共同思考、面对,或者如何放大效果,这都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共同努力的事情。
[新华网李晓丹]
在工业4.0澎湃的浪潮下,国内很多制造企业纷纷选择购买德国的先进机器,改善车间的自动化水平,买回来却尴尬的发现缺少软件驱动。能否介绍下鼎捷数智智能物流方案如何助力企业迈向智能制造?
[孙蔼彬]
我们常常在面对一个大浪潮来的时候,就会很慌张,就跑到前端买一些硬件设备,其实整个系统效益是不容易出来的。因为从自动化、数据化、信息化、智能化整个系统的连贯,串联起来之后才有效果。单纯从硬件设备更新变成自动化,还不足以真正的产生所谓智能化的整体效益。
我们有一个厂内智能物流系统,其实就是把软件和现在的IOT、ICT技术结合,我们希望从车间、从订单、从采购、物料一路进来,在厂区内流动的过程可以可视化、系统化、智能化。然后让整个的过程能够非常平顺、方便,而且可以省掉原来人工系统的方式进行自动化,到数据信息化,到智能化整个串联起来。
从精益生产的角度出发,协助企业实现高效智能仓储、透明智能现场、通透质量追溯,这恰恰与提升生产现场效率、订单交付能力、库存周转水准三大智能制造关键指标直接关联,这是一个可以落地实现的方式,加速推动企业迈向智能制造进程。
相关新闻
-
鼎捷数智董事长孙蔼彬:成熟度评估助推企业
我们这个成熟度的评测就是为了协助广大企业能够自己先有一个成熟状况的检视。一方面是可以更好的了解自己,另一方面根据我们汇总的资料也可以看到行业的状况,看到别人到什么程度,自己到什么程度,中间有一个比较也有一个深度的了解。这个时候在迎接未来挑战的时候,就可以拿捏的更加清楚,我应该怎么做,如何达到自己的理想。
-
鼎捷数智孙蔼彬:公司秉承“一次托付,永远责任”
我们认为,“一次托付,永远责任”,我们对客户的责任,也是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每一个企业是社会当中的一分子,他都尽了本份,而且对社会和客户有各自的贡献。我们每个企业都对社会有正面贡献的话,对社会会越来越有帮助,可以达到整个社会健康和谐成长的境界。
-
鼎捷数智董事长孙蔼彬:企业智能化是趋势
2016年12月6日下午,鼎捷数智董事长孙蔼彬接受新华网、上海上市公司协会、上海市经济团体联合会、上海市浦东金融服务局、上海证券报、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邀请,做客新华网,接受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