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中小企业的“专精特新”之路怎么走?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23-05-23 10:27:00


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的战略性举措。

——工业和信息化部


前不久,政府部门发布了2022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专精特新”这一重点话题再度被提及,从2021年下半年至今,“专精特新”热度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如何做、有哪些利好政策、如何申请等问题持续困扰着很多中小企业。

3.2-2.jpg


什么是“专精特新”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给出的解释,专精特新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中高端产业;是特指科技含量高、设备工艺先进、管理体系完善,市场竞争力强的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生力军。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申报“专精特新”


市级和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点遴选制造业中小企业,优先遴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以及基础软件等领域的中小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要求并不应该成为限制中小企业往“小巨人”发展的门槛,而是应该成为促使中小企业发展的动力。


“专精特新”企业主打制造业


调研机构数据统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绝大部分都出自制造业。311家A股小巨人中有281家企业属于制造业,占比高达90.35%。

我国目前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正从“三低一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质量、弱品牌),逐步走向“三高一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强品牌)。

工信部表示,力争到2025年,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利好政策


自2021年以来,政府相继印发了《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凝心聚力、蓄势添能。截至目前,全国累计19个省区市推出专项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超40亿元。2022年“专精特新”还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的工作:


进一步加大梯度培育力度。

2022年,工信部准备培育3000家左右“小巨人”企业,带动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万家左右,并计划于5月左右启动第四批“小巨人”企业培育认定工作。


围绕产业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下半年,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启动实施“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通过政策引领、机制建设、平台打造,推动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


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工信部将加强政策引导和经验推广,总结一批数字化转型成熟模式和路径,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制定重点细分行业、领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案例和手段工具。


3-2.jpg


创新补短 争做“小巨人”


除了政策支持和营商环境改善外,中小企业自身应该如何发展?

今日的“专精特新”,明日的“隐形冠军”。“专精特新”的灵魂是创新,企业应聚焦主业、苦练内功,强化创新,在自身行业里做实做深,发挥好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面向国内外市场,专注提供市场所需的高品质产成品或中间品,真正做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加快成为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

上一页:仓库里的呆滞物料该怎么处理?

下一页:提升40%生产效率,如何打造轻量化智能车间?

相关新闻

  • 提升40%生产效率,如何打造轻量化智能车间?

    中国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正在转型提速。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构建大数据、云、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驱动的智能工厂,通过智能化、数字化提升生产效率来应对趋势变化已经成为企业共识。

  • 工厂为什么要开晨会?这样开效率加倍!

    企业的战略目标只有从内容上层层分解到个人,从时间上细化到年、月、日,再一件件落实,才能逐步实现,而晨会正好可以通过检查员工每天工作的进度,来落实目标的完成情况;

  • 仓库里的呆滞物料该怎么处理?

    目前困绕企业仓储管理的一大难题就是如何控制和处理呆滞物料。库存过多,占用场地和资金,还容易滋生仓管员的惰性和腐败,更严重的是它掩盖了很多生产运营中的问题。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