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实施ERP容易忽视和误解的问题2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5.谁唱主角

    信息化管理离不开计算机,而且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成长的;但使用信息化管理的是管理人员,是以管理人员为主体的管理系统,并不是计算机系统。信息化管理区别于手工管理的一个较大的特点就是:要计算机做“手工管理做不到的事”,也就是做“从来没这么干过”的事。既然是从来没有这么干过,必然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是重大的管理变革,需要“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虽然信息化管理是以管理人员为主体,但是它必须得到信息技术的充分支持,无论是系统产品开发、选型、维护、安全、扩展,都需要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IT专业人员必须把握业务创新和管理变革对信息化管理系统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管理人员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配合默契才能取得成功并稳步发展。
    从应用角度看,管理人员是主角;从系统安全、维护和扩展角度看,IT专业是主角:两者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再好的系统,没有人去充分发挥它的优势,OA系统的价值也无法体现:即使人人都在用了,如果安全维护无保障,也可能整日提心吊胆,因噎废食。但是,就当前普遍的偏向而言,是管理人员主角作用发挥不够。因此,从项目立项和规划开始,就应当由相关业务的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组成联合小组来开展各项工作,切忌把这样重大的投资项目完全交给计算中心或信息中心一手操办。其实,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老问题,但是国内外至今都还在重蹈覆辙,不得不再不厌其烦地重复又重复地强调。
    首席信息官(CIO)的作用,更多的是能够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要求,研究和关注信息化的规划和应用;具体IT业务由他领导的团队来完成,甚至可以采取外包的模式。信息部门的主管同CIO是完全不同的管理层,CIO必须关注企业的业务工作流程需求并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和满足业务的需求,在应用过程中完成协调服务的任务。

6. ERP是软件
    接上一节的话题,还需要明确一个重要问题。
    人们往往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解释ERP,说它是一个软件。但是全球ERP软件成百上千,那么,哪一家的软件代表真正的ERP?
    我们在1.3节中曾经指出,MRPⅡ系统是面向功能开发的,而ERP系统是面向流程开发的。功能是说明“实现什么”,流程不仅说明“实现什么”,更重要的是说明“怎样实现的”。以销售管理为例,前者说明“卖产品”,后者不但要说明卖产品,而且要说明“用什么方式卖的”。同样卖产品,可以有不同的卖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表面上看两种系统都有“销售子系统”,似乎区别不大,但在内涵上有本质的区别。
    当我们谈到ERP时,指的是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软件。不同公司开发出来的ERP软件会千差万别,有的开发技术落后了,平台体系架构很僵化,适应性很弱。ERP之所以被有些人理解为“僵化的”,是因为这些人看到的是一个“所谓的”ERP软件,是一个“僵化”的软件,是一个技术不成熟或落后的蹩脚软件。不能由于看到这样的“ERE软件”就得出:“ERE是僵化的”,“模式是固定不变的”之类的结论。人们在谈论的往往是对某个软件的印象,并不是在谈论ERE系统的实质。ERP软件是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面向流程设计开发,因此,一个真正的ERE系统应当能够适应业务流程的变化。
    ERE不等于软件。国内外许多论点就是混淆了ERP同软件的关系,所以越讨论越糊涂。

7. 浅析“以财务为中心”
    不少文章都谈到类似“企业管理以财务为中心,管理信息化应当先上财务系统”的论点。抱有这类论点的个人和公司很多,其中不乏由电算化会计转型到ERE系统的公司,甚至有些外国公司的发言也是如此讲解。
    企业管理涉及的业务很多,其中有一些属于核心业务,如,制造业的产品研发、销售、生产、采购、财务等;没有这些业务就谈不上企业运作。就ERP内部集成而言就包括了所有的核心业务。财务与其他业务一样,都属于核心业务。任何类型的企业,核心业务的内容可能会有变化,但却都少不了财务;也许,这正是人们容易把财务作为“中心”的一个原因。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每一项核心业务都是一种流程,而不同流程的发生是有先有后的,就是项目管理中经常强调的“先导”与“后续”的关系。在制造业,财务成本又是销售、生产和采购3项核心业务运作的结果,相对于销售、生产和采购来讲是一种“后续”流程。通过财务分析,再反过来,指导或修正经营业务。这里的信息流程是闭环和“互动”的,可见,各个业务系统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集成
关系,而不是以哪个为中心的关系。
    财务管理大量的工作是账务处理,较后生成国家财政部要求的3种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些报表反映的是一个时期企业经营状况的结果,是在一定的会计期末向企业外部公开发布的信息。这里的关键词,一个是“结果”,一个是“期末”,既不能反映“过程”,又不能做到“实时”。
    在其他业务系统还没有实施之前,所有进入财务系统的原始数据,都是手工录入的,甚至是“人工合成”的,不能体现信息集成,实时性和准确性都得不到保证。报表上所有的数据都要来自各个业务系统,没有销产供等各种业务信息,财务系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业界有的人士说得好:“财务报表只是一个结果,只知道结果而不了解过程,对制造业改进管理来说没有多大用处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是无法控制和优化流程的,与实现信息化的初衷相悖,这本是很容易理解的浅近道理,但目前社会上的认识却非常混乱。
    因此,以“财务为中心”的提法会影响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实施ERP系统的步骤;而且,如果作为软件设计的指导思想,会成为束缚产品的发展的思想桎梏。
    不是说企业在实施ERP系统的进程中,不可以先上财务系统,不能绝对化。但是,如果先上财务系统,就必须对上面提到的现实情况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8.  起跑线的差距
    曾经有一个时期,一些人认为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同国外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观点。电子商务也好,ERP也好,都是由人去操作和应用的。而每一个人的行为又都受一定的思想意识支配。
    总体来讲,人们的思想意识,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下生成的。我们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文明大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一百年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四、五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迈入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长,市场经济秩序还不够规范,一些法制还不健全,执行还不得力,还在不断整顿和完善之中。此外,农业现代化还没有实现,小农意识的影响非常深远。人们的思想意识,不可能完全脱离这样社会
经济的历史背景,而这种社会环境下潜移默化产生的思想意识,是实施ERP系统的较大障碍。就是说,实施ERP系统较大的难度是做人的工作、转变人的观念。人们常说“较大的敌人在我们自己的头脑中”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当看到同发达国家在由于经济环境的差距造成的思想意识和体制的差距,就这个问题来讲,不是同一个起跑线。如图9.2所示。

                            
    人们的思想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所有的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而天长日久的行为,又将形成一种习惯,而多年的习惯会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文化”。如果这种“文化”不能适应全球市场竞争的要求,就需要改革。这种改革,首先要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开始。只有观念转变了,人们的行为和习惯转变了,改革才是牢靠的。技术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但长期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思想意识,不是短期能够改变的,这就是信息化管理艰巨性之所在。
    不要以为上了ERP系统,管理水平就“一定”会提高,库存和成本就“一定”会降低,这是一种天真的想法。ERP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了这种可能,但是是否“一定”实现,归根结底要看企业的员工是如何使用系统提供的信息来改进管理工作。
    ERP的效益要在一个符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环境下,通过对企业员工强化培训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发挥出来。我们经常会看到,同样一个品牌和版本的软件、同样的系统配置,在不同的企业应用,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效果,说明由什么人使用这个系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即使信息技术非常超前,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我们也永远不要忘记——管理以人为本。
    但是,还要看到,人也是需要变化的,需要不断用先进思想和知识武装起来,不断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像ERP这样一个体现现代管理和高新技术的信息系统,如果不对全体

上一页:实施ERP容易忽视和误解的问题1

下一页:ER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相关新闻

  • ERP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明白人越多越好,如果企业的高层决策人员普遍掌握了信息化和ERP的知识,毫无疑问,必将会大大加快我国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步伐。复合型人才应当具备4方面的知识,即: ●企业管理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 ●行业流程知识 ●项目管理知识 人们习惯把复合型人才定义为“既懂管理又懂计算机”。

  • 制造业的生产类型和需求相应策略分析

    定货生产的P/D值又次之,根据合同确定需求量,多为标准或定型设计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同定单设计相比,只是省去设计周期。定单设计的P/D值为1,需求周期等于总提前期,要根据客户要求专门设计,属单件小批量生产。

  • 实施ERP容易忽视和误解的问题1

    在以上的叙述中,曾在不同章节谈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观念,这些观念的树立对成功实施ERP系统是至关重要的。中下层一把手对ERP系统的理解和支持,对项目顺利实施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本书里称之为“各级一把手工程”。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