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找到属于你的那朵“云”

文:《赢》32期

作者:鼎捷软件 | 发布时间:2013-09-16 14:52:15

  物美价廉的“云”

  云计算是一种提供便捷的、可通过网络访问的、可定制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能力的模型。一方面,云计算可以帮助用户降低IT服务成本;另一方面,云计算可以提升用户对IT服务的体验。可以说,当前云计算的火爆其实是基于人们对“物美”和“价廉”的另一种追求。

  何谓“物美”?首先,云计算通过资源共享合理规划IT投资,提供强大稳定的计算能力,使其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同时,利用专业分工降低IT资源配置和管理的难度,为企业提供更简单易用的应用服务。

  在此基础上,云计算也体现了“价廉”的优势。资源共享在提供强大稳定的计算能力的同时,也具备了按需分配和动态扩展的能力,为企业提供“弹性”服务,既不会捉襟见肘,也不会闲置浪费,真正做到按“需”服务。支持企业IT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持续发展。云计算秉承“按实际使用量计费”原则,通过购买“服务”而不是设备,把一次性的固定成本转化为弹性可控的运营成本,让企业不必再为冗余的计算能力支付费用,进而降低IT成本。

  “云”的应用层出不穷,不管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基础云还是应用云、存储云还是安全云、开发云还是平台云,都体现了云计算“物美价廉”的特性,符合当下拒绝浪费的环保理念,是实现“绿色IT”的主力军。

  认清“云”的本质

  当前,关于云计算的认识和理解并不一定都是准确无误的,也有不少误解和疑惑。认清复杂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是从误解开始的,所以误解并不可怕,只要不断修正认知总能认清真相。

  扫清有关云计算的误解是更好的认识云、理解云、使用云的前提。这里就带领大家拨开笼罩在云计算周围的几团“迷雾”。

  迷雾一:云计算就是虚拟化?

  云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提供,这种能力可以来自大型机,但更多时候则来自于若干离散的、经济的、实用的底端服务器群。不过,多台相对独立的服务器的负载均衡和资源共享却难以实现,较常见的情况是当某项业务高峰时段到来时,该应用所在的服务器负载将达到极值,而或许就在同一间机房里、同一个机柜上,另外一台服务器却正在空闲……这种“忙者忙死、闲者闲死”的服务器部署模式并不适合云计算倡导的计算模式的转变,按需服务、弹性服务更加无从谈起。

  因此,虚拟化无论从硬件资源的抽象还是分离来看,都是实现云计算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

  从基础设施这个层面看,虚拟化技术是管理和控制好成千上万台独立服务器的核心,如若不然,为用户提供统一、安全、便捷、弹性可扩展的云服务,将因硬件设备的复杂度剧增而耗费巨大精力,这无疑是一场灾难。通过虚拟化,无论对“公有云”的服务提供商,还是拥有“私有云”的企业和组织,都可以将服务器群整合为高度共享、可扩展的弹性资源池,通过“虚拟”的服务提供方式实现计算能力的管理和使用。

  然而,云计算离不开虚拟化技术,虚拟化却并非云计算的全部。虚拟化技术通过较大程度地抽象和分离企业内部的计算能力,成为“云”对外提供服务的基础。然而,真正的“云”不仅仅是硬件的“云”,还应该是平台的“云”、应用的“云”,虚拟化只是形成这朵“云”的第一步而已。

  迷雾二:云计算就是SaaS?

  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简称SaaS)曾经也是被热捧的概念和模式。早在十年前,已经有软件厂商提出并部署了可“租赁”使用的在线CRM、进销存等应用软件,然而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却一直不温不火,远没有云计算现在的“风光无限”。

  从用户的角度看,SaaS符合几乎全部云计算的特点:按需定制、灵活启停、全面托管、按使用情况付费,都与云计算如出一辙。但是,如果把云计算简单理解为SaaS,难免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从云计算的概念和通常定义来看,云计算包含SaaS,却不止于此。完整的云计算包含以下几种不同层次的“云”:

  底层的基础设施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中间的系统平台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上层的应用程序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普通用户看到和使用的服务都是经过软件开发商打包开发的、较上层的应用,而中间层的系统平台服务则是软件开发商在开发云应用时使用的,至于下层的基础设施服务则是比系统平台更底层的服务,可能为软件开发商所有,也可能为基础设施供应商所有。

  因此,SaaS是云计算概念中较接近终端,但却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

  迷雾三:云计算就是网络存储?

  随着网络企业对数据安全的重视和宽带技术的发展,数据备份已经不局限于磁盘柜和磁带机,通过网络实现异地备份和存储的速度也在一定范围内超过了物理备份和异地运输的效率。

  网络存储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令人心动的场景:如果不慎遗失了存有重要数据的电脑或存储介质,换作以往大概只能顿足捶胸,哀叹命苦了。然而有了网络存储,一切变得不一样了,只要手里有一台终端,丢失的数据和程序便可以轻易恢复。这与云计算的本质何其相似。

  云计算共享的计算资源包括很多种,比如网络、服务器、应用和服务,当然也包括存储-数据库存储和文件存储。在使用“云”提供的应用服务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共享“云”中的存储服务,因此网络存储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存储“云”。

  找到属于你的那朵“云”

  信息化建设不同于技术研发,有时并不能一味迷信新技术,寻找到一条低风险、高回报、可扩展的云计算实施路线,才是对企业发展较有利的。

  云计算从概念到应用经历了一个不算短的过程,其间有起有落,才较终成就了今日的火爆。然而对企业来说,云计算可不只是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那么简单,还涉及到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战略和布局。

  那么,企业到底是否有部署“云”的必要,又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识别需求、确定目标

  云计算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很多情况下并不适合采用云计算。比如,对安全性有超高要求的企业,对硬件有特殊依赖而规模又很小、无法达到部署“云”的标准的企业,或者对应用的实时性有严格要求的企业等等。

  在另外一些场景中,云计算则可以得到更显著的应用效果,例如一些临时的,或者不需要连续使用的应用服务。较典型的例子就是网站的“秒杀”活动,在很短的时间段内聚集了大量的流量和请求,而非秒杀时段则访问者寥寥。如果网站为了应付短时的超高流量而租用大量带宽,无疑会造成空闲时段的浪费和财务上的压力,这时支持按需分配和按实际用量计费的云计算就成了当之无愧的较佳选择。

  因此,实施云战略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实实在在的需求,绝不能人“云”亦“云”。

  其次,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企业的IT建设不是只有云计算这一个选择,即使同样的目标,也会有多个实现方案。因此在作出决定之前,不妨多准备几个备选答案。

  “云”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云”。如果企业对数据安全要求较高,不适合放在“公共云”上,那么可以选择建设企业自己的“私有云”,既能体验到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能保证数据的相对安全。

  在遇到间断性的资源需求不平衡时,除了可以通过云计算的动态扩展性能满足弹性的资源需求外,也可以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等手段整合不同服务器的资源,提高空闲时段的利用率。

  条条大路通罗马。IT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尽管如今的云计算无孔不入,我们也不是非“云”不可。

  再次,找到决策的底线

  没有哪一种方案是十全十美的,如果那样的话也就不需要做什么决策了。既然不同的解决方案各有所长,究竟该如何选择较合适的那个?关键必须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衡量标准和底线。有了衡量的标准,我们才知道应该选那个风险低一些、成本高一些的方案,还是选那个成本低但是风险高的方案。

  部署“云”首先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IT运营成本。不管情况多复杂,只要守住这条底线,总能找到一条符合企业利益的通路。因此,不管选择哪种解决方案,选择哪种形式的“云”,依据的原则是一致的。

  较后,权衡利弊得失

  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必须有所取舍。为了达到目标,我们可能要舍弃一部分坚持、增加一部分额外成本、承担一部分附加风险,才能继续走下去。

  云计算是一项复杂的应用,无论部署、迁移还是供应商选择,都需要企业从实际需要出发,用企业实施云战略的目标和底线作为标准,策划出一条较优的路线图,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朵“云”。

上一页:制造『服务』

下一页:智慧运营的IT新挑战

相关新闻

  • 智慧运营的IT新挑战

    对于2012年的中国制造业而言,低成本时代正加速远去,世界工厂的光环也日渐黯淡,转型升级成为机会已所剩无多的制造企业在2012年共同努力的方向。将传统依赖低成本优势的模式,转变为依靠高质的运营管理取胜,这是一道正苦苦求存的制造企业必须要迈过的坎。

  • 李善友:孙悟空是成熟的创业者

    克林顿的成功应了那句老话:做事就是做人!交往之道在于真诚,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毫不计较条件地帮助别人。谁都不是傻子,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如何对待你。我的一个81年的兄弟,身处关键位置,在他一个兄弟职场节点需要帮助的时候,动用了自己都不舍得用的人脉(有些资源,只能用一次啊),帮助兄弟实现了职业理想。

  • 制造『服务』

    中国由于制造业的崛起,曾被称为“远东之兽”。这个比喻,既显示了中国制造规模上的庞大,也暗示了中国制造品质的粗糙。而强烈的投资冲动,掉队的居民收入,停留在成本领先策略的竞争思维,造就了中国制造业的两大顽疾:大面积的产能过剩和产业空洞化。当“远东之兽”开始受到欧美高端制造业回流、越南印尼等新兴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威胁,我们不禁要思考,如何依靠转型升级来破解困局?

关注我们

留言板

咨询热线:400-626-5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