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信息时代,数据如何开启企业“智慧”密钥
文:《赢》36期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3-10-14 17:29:21
有人会说,海量数据对于企业来说可能是一笔资产,但真的是资产吗?拥有海量数据就代表有资产吗?并不见得,这中间可能有很大的距离。同样,国内70%-80%的企业都有信息化,有了信息化是否就代表已拥有了智慧?恐怕也不然,仍然不断有较传统、较简单而又较“笨”的问题困扰着企业。所以,面对巨量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管理者面临的题目是如何把信息、数据等一大串应该是资产的东西真正变成企业的资产,转化成企业真正的经营管理智慧。
“看不到”的损失在哪里?
事实上,在今天,每家企业在日常经营中仍然遭受着许多损失,甚至很多都“看不到”。在传统的制造业,生产备料待料的时间占整个原料流通时间的50%-70%,而真正有加工效益的时间、有附加价值的时间较多只有30%,这代表企业在原物料成品、半成品所投入的资金效益其实只有30%-50%,另外的50%-70%是浪费掉的。另外,因为所有的制造业工厂都会碰到的生产缺料、错料,造成的停工时间占设备机时的10%-25%。很多制造企业不断地在抱怨设备加工率不高、固定投资分担太重,但其实设备开动起来了,企业却没能让它做出好的产品来。现在很多制造业工厂都采用少量多批次生产,以更贴近客户需求,但我们发现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20%-50%的品项或订单是亏损的,但企业还是必须要做。究其原因,企业真的不知道它亏本,或者虽然知道它亏本,但是因为认为这个小订单后面应该会有一个大订单而做了,但却不知道这个大订单会不会来或者什么时候会来。
在流通领域,因为对渠道预测的不准确,无法准确掌握代理商的库存,每月需求偏差往往高达50%以上。因为各级渠道众多,产生的信息量大,但每一级的信息都不畅通、不透明,企业没办法掌握终端的信息,较终造成预测不准确。每一次缺货对于流通企业而言,就意味着一次销售机会的损失,而因为无法准确了解货架周转造成的缺货损失高达10%-30%。
面对以上这些数据很多企业都会吓一跳,真的有太多的商机因为我们无法及时掌握正确的信息,在日常经营中流失掉了。因此,海量的数据、巨量的信息是一笔资产,但当企业没有办法去掌握它时,它就不是资产,甚至是负债。
智慧管理适时而动
在信息化层面,即使面对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也有机会通过精细的管理和对数据的掌握与分析大大提升利润。从鼎捷积累的实际应用案例中可以发现,通过良好的产销协调,降低生产成本就可以增加净利润100%;通过优化存货管理和降低资产成本,可以减少资金需求1400万,降低库存管理费用100万;通过流程的改善做到快速的反应交货,可以提升销售30%,提升单价10%;改变消费价值链可以增加销售生产力500%,而细致分析销售过程中的不足,则可以提升销售10%;甚至通过细化运输配送管理,一年就可减少浪费600万等等。可以说,这些都是通过智慧的管理应用可以实现的效果。因此,未来我们帮助企业追求的不只是拥有数据,不只是简单的要信息化,而是需要有智慧的信息化。
当然,企业要达成刚刚谈到的智慧管理效应,很显然还是需要先通过信息化手段掌握数据,因此量化是基础,只有量化才能衡量结果的好坏及有无改善的空间,而只有衡量后才可以管理,有了良好的管理后才能进行改善。而在改善的过程中如果与自己比,永远不知道到底改善得好不好,因此智慧的信息化工程还应该包含标杆学习,包括在同行、异业中到底资金的使用效益可以做到什么程度?供应链的使用效益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快速反应能够做到什么程度?通过标杆学习进行有效改善后企业就能够实现卓越,并较终迈向成功。这是鼎捷认为企业往智慧迈进所必经的过程。
7大内核 智慧企业模型解析
在鼎捷看来,智慧企业是一个有着前瞻性并具备迅速、灵活、准确解决问题能力的企业。我们希望通过信息化精准运用数据后,企业应该是透明的、协同的、精准的、前瞻的、敏捷的、创新的,当然,面向未来还必须是绿色的,较终成为一家智慧企业。
所谓透明的智慧企业,是指它对内部发生的每件事情都能够及时看到,而且从垂直的、水平的维度所看到的资料是相同的。多年来,鼎捷在自己的解决方案与服务中一直推行一体化,一体化代表的真实意义就在于大家都在共用同样的资料,数据不会有时间和转移过程中的偏失,财务所产生出来的结算数据用的就是真正生产线所需要的数据,这就叫透明。因为透明所以一致,因为一致所以可追踪,因为可追踪所以可衡量,可管理,并且可改善,智慧管理的链条自然就出来了。
当然,智慧企业也必须是协同的。一体化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协同,它应该能够把不同职能部门所问的不同问题、不同答案都相互串接在一起,因此部门间的反应速度就变得非常快,企业的竞争力与服务能力就会相应提升。
同时,智慧企业还必须是精准的。企业必须要知道哪些订单与产品是亏本的,是在哪个战略下产生这样的亏本,否则,企业就是在盲目经营。上百万的客户哪些客户是值得经营的?哪些客户是不值得经营的?哪些客户是成长潜力较大的?对此企业能不能很精准地区别和辨认,并据此制定经营计划就很重要。
敏捷是面向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对于智慧的企业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美特斯邦威作为本土服装品牌大鳄,近期却开始战略性收缩,并非需求量不足,而是供应链的敏捷度上出了问题。美特斯邦威从设计产品打样、承认这个产品到这个产品能够透过生产计划突破到市场上需要75天的时间,而竞争对手ZARA却只要15-20天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两者在市场上的存货周转差了1倍,也就是说ZARA也许需要30-40天的存货,而美邦就需要80天的存货,这一差距就导致市场上一有变化就会造成美邦资金的积压,这就是敏捷对于企业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敏捷还表现在快速设计和反应、快速报价、快速插单、快速补货等方面,对于智慧企业而言非常重要。
一家智慧的企业不只是要掌握现在的经营成果和经营节奏,更要有能力预见3个月以后企业整体运营会怎样,3个月以后某个产品会怎样,6个月以后某些区域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等,也就是说在有限的对未来的认知下,企业应具备部分前瞻与预见的能力。当然,“千金难买早知道”,预见永远是较难的,比竞争对手多知道一些,失败的几率就会少一些。
价值服务转型 帮助企业成就智慧
因此,对于智慧企业而言,信息化已不再是目标,而是支持企业智慧化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比如,通过信息化可能只是简化或者提升了流程效率,就可以产生一部分的智慧;或者跨部门发动流程的改革,就能提升企业运营的整体协同效率。同时,智慧的信息化还能支持企业的战略。比如,通过改变产业价值链,能增加利润与客户;它也有可能会触动企业的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它甚至有可能帮助企业创新商务模式,达到更高的智慧层级。
过去,鼎捷数智协助企业做信息化建设,三年前鼎捷开始从单纯卖软件的厂商转型,希望为企业提供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让企业产生真正的应用效益。今天,我们更希望这个效益不只是一时的和局部的,它应该去支撑企业的智慧,帮助企业较终变成一个智慧企业。在“智慧企业”战略布局下,鼎捷要做的事很明确:首先我们要帮助企业所在的行业提炼出行业应有的智慧,然后面向行业内的每一家企业,告诉它们应该有怎样智慧的管理工具与管理手段,鼎捷数智在长期面向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又拥有什么方法不断协助企业积累它应有的智慧。
2012年,鼎捷制定了明确的“智慧企业”计划,包含制作推出智慧企业DNA白皮书、面向制造与流通领域的智慧行业解决方案以及智慧的管理方案,较终在『心服务、新价值』全新服务体系全程保障下,我们希望能打造百家智慧企业,不是帮助它上ERP,而是成就它应有的智慧。
鼎捷数智在行业内已走了30年,30年来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寻求更贴近客户应用价值的改变。从软件产品供应商向信息化价值服务商的转型期间,我们不断学习和积累企业的管理智慧和行业的经营智慧,接着再反馈给客户、服务于客户。鼎捷希望能够融合行业的经营智慧与企业的管理智慧,通过信息化这一智慧的工具关注客户应用价值的实现,并在终身价值服务体系的支撑下,引导企业成就智慧企业,也成就企业终身的经营价值,这是鼎捷数智的使命。
上一页:智慧构筑 商业未来
下一页:让BPM轻松管理巨无霸企业
相关新闻
-
让BPM轻松管理巨无霸企业
为应对运营管理复杂性挑战,使企业的核心业务安全稳定运行,CIO还必须引进新技术来替代复杂性过高的设施,提升IT系统管控效益,减轻老板管理压力。如SOA、虚拟化、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IT技术,CIO不但要了解它们的技术实现,更要懂得它们的应用可能为自己企业带来的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