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服务旨在实现业务集成和协同管理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1-27 00:00:00
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是与他们的服务、所使用的软件、员工的技术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那么一个ERP项目的成功并不代表一个行业的成功,一个ERP项目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一个产品的失败。虽然不同的ERP系统实施模式在实施内容、实施流程、实施方法上大同小异,但不同的ERP实施境界所产生的效率、效果、效益却大相径庭。
ERP实施模式与用户的信息化现状、软件企业的规模、产品的成熟性及行业特性有关。笔者认为,当前ERP实施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产品型。软件企业的产品比较成熟,具有可重构特性,或者已经平台化,能提供多种业务解决方案,能适应某些领域或行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实施不包含软件开发工作。
(2)定制型。客户的需求比较复杂和特殊,软件企业只好量身打造、定制开发ERP。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软件需求调研、开发设计、实施维护全部纳入到一个项目中,统称为"实施"。
(3)半定制型。软件企业已经开发出一个ERP产品,但是由于软件缺少一定的灵活性,或很难迎合特定客户的需求,而采取的二次开发策略。这时,实施的内容涵盖了二次开发工作。从总体上看,无论哪种实施模式,ERP实施都包含了需求调研、瓶颈诊断、流程梳理、产品安装、培训、数据准备、试运行、系统切换、用户测试、验收、售后维护等内容。
ERP实施服务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一般情况下,ERP实施的主体是由软件企业和用户构成,有时咨询公司也会参与。"第一种境界"是ERP实施成功的前提。具体而言,在选型之前,用户要做个IT规划,分析企业的经营战略和业务需求,掌握技术选型、硬件选型、软件选型的要点。这个可以由咨询公司或有管理咨询和实施能力的软件企业来完成。在软件选型阶段,用户要有明确的目标,要将ERP选型同企业的战略部署结合起来,不能简单停留在产品的功能和品牌上。这个目标应该来自企业本身业务发展的需求。
ERP实施服务的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ERP的成功实施也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目标、总体规划、解决方案只是给实施双方指明了方向和度量标志,因而还要一个细化和执行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沟通机制、反馈机制、监督机制要畅通。软件产品的成熟度对下一步的实施工作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致命的。因为一旦反馈机制建立起来后,用户测试中的不合格问题都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2)有效地控制ERP二次开发或定制开发,贯彻执行软件工程相关标准,使软件测试尽量全面、科学、彻底,同时加强软件质量保证和管理工作,建立软件质量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
3)确保ERP需求调研能有效地充分地提炼,这要求调研人员讲究策略、耐心、细心,不仅仅停留于客户的片言只语。
4)ERP的培训要分步骤分层次进行,培训的效果要突出,要因材施教,如先培训ERP管理理念,再培训基本操作,较后培训高级操作。
5)安装ERP,配置数据库后要双方确认。
6)实施人员要监督数据准备和录入工作,保证数据齐全、准确、完整,数据录入的方式要科学。要协助和配合用户测试,详细记录每一个不合格问题,并确保及时处理。
7)其他。如,系统切换方案要科学;有效管理实施文档,确保可交付性文档的质量可靠,特别是用户文档要详细完整、简洁易读;实施进度按计划推进等等。
8)为用户诊断瓶颈问题,指导业务部门优化业务流程,特别是ERP系统运行趋于稳定后,实施者要根据系统制定新的业务流程。
ERP实施需要一个规范、科学的实施流程,需要借鉴一些现存的实施方法和经验,但我们不能依懒,也不能拘束书面的规范,因为规范实施流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实施效率,降低实施成本,而事实上,任何ERP项目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这恰恰是规范化的流程所始料不及的。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进入鼎捷数智官网(https://www.digiwin.com/),点击咨询鼎捷数智的在线客服,了解更多。
上一页:ERP集成系统包含的具体内容
下一页:采购管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相关新闻
-
采购管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采购管理系统对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确保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采购管理系统的实施为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同时为采购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