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ERP软件发展的重点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1-31 00:00:00
管理信息化一直是纺织行业的一大需求,多年以来,纺织业ERP实现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定制开发,包括企业自行开发,或与其他开发单位合作开发;二是采用商品化ERP软件,即套装软件,或在其基础上再做部分二次开发。
据专家表示,行业需求决定了ERP的未来走势。行业信息化需求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向纵深发展,"深化"是一大关键。目的是为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管理创新。
从企业逐渐深入的需求出发,ERP首先应该是一个符合科学标准的成熟的软件产品,而不只是一个原型,更不只是为某几个项目定制开发。另一方面,ERP又必须符合纺织企业的企业规模,适合细分行业的应用特点,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差异性需求,不能够简单化,只为装上就能用的套装软件。从行业需求深化和管理软件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行业化都是一个发展趋势。
定制开发的优势是"量身定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尤其对于管理不太规范的中国企业很有说服力。但是,表面上这样的软件满足了用户提出的要求,实际隐含了诸多风险。例如,以现有管理模式为基础,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未经一定数量用户的使用,技术成熟度低,在运行中极易出现问题,需要经常性的维护;开发工作量大,耗时费力,进度难以控制;软件版本升级难以保证等。
套装软件,尤其是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商品化软件,有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经过大量用户的应用,理应在短期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但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情况远未达到预期。究其原因,是像纺织这样的制造业企业,管理需求往往以生产制造管理为主要内容。不同细分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类型、制造方式不同,产品种类、计划模式差异较大,业务流程还在不断变化,其行业特点往往在套装软件中得不到体现。厂商往往说"面向各种行业","适合各种企业",实际等于什么都没说,用户不得要领,无法选择。即使国际知名厂商的ERP也分为针对一些重点行业的版本,并非"通用"。
行业化软件产品意味着组成软件系统的各个模块是可复用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搭配之后,可以满足所针对行业的不同类型用户提出的应用需求。开发出的软件系统可以在各个用户单位投入实际应用,而不必对软件系统进行架构上的修改,二次开发量限制在小范围内。
开发行业化软件所增加的工作量是可观的,关键是采用的开发技术和管理方法。这决不是按客户需求定制,不是个案项目。行业化软件是具有行业特点的商品化软件,需要经过大量行业经验的积累,要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总结为行业化需求,抽取出行业特征,映射到系统中。
下一页:服装ERP管理软件特性分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