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M中的权限管理要素
文:https://www.digiwin.com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3-29 00:00:00
任何一款软件都有其自己的权限管理,包括PDM系统也是一样,在PDM系统也有自己的权限管理要素。所谓“权限管理”是指在PDM系统中,根据人员(组织、角色)的不同,对处于不同状态和位置的对象,分配不同的操作权利。在PDM系统中,权限通常分为流程权限和对象权限两种。
数据
在PDM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图纸、文档、产品结构等。在权限管理的设计中,对于不同类型的产品数据通常有不同的访问权限。以图纸为例,一般的零件图、装配图与总装配图通常具有不同的访问权限;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文档,如与项目相关的文档、合同等,一般不允许普通的设计或工艺人员浏览。
位置
在PDM系统管理模式下,通常采用个人工作区、共享数据区(共享数据仓库)、归档数据区(归档数据仓库)三层的数据存储模式,对数据进行管理。采用三层数据存储模式,一方面保证已经签审过的数据可以进行归档保管,同时又限制了其访问权限;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PDM系统中方便信息共享的优势,对共享数据区(共享数据仓库)中的对象,允许流程中的相应人员对数据进行浏览/圈阅、检入/检出(check in/out)等操作。
状态
对数据的访问权限是与该数据所处的状态密切相关的,数据的状态决定了该数据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不同阶段。当数据刚刚被创建时,通常其创建者可以对其进行所有的操作,但当该对象进入流程后,删除、修改等权限都将受到相应的限制。同时,在数据的签审过程中,对应每一个不同的签审阶段,相应的签审人员对数据进行操作。
操作
在PDM系统中相关的基本操作通常有:创建、编辑、浏览/圈阅、查询、删除、复制等。由于不同的操作对数据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对其权限限制的严格程度也不同。通常对于查询这种对数据基本不会产生影响,且不会出现安全问题的操作,权限的限制相对比较宽松,这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数据的共享程度;但对于删除、复制等会对数据产生重大影响或出现安全隐患的操作,权限的限制相对严格,以保证企业的知识财富的安全。
根据以上介绍,可以将PDM中的权限管理要素可以分为:位置、数据、状态和操作这几个。以上就是分别对每个要素及其在权限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上一页:客户管理系统出现的原因
下一页:服装零售软件的合理性很重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