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易飞高级成本之在制约量计算问题探讨

文:https://www.digiwin.com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6-13 00:00:00

  易飞8.0以后的版本新增了高级成本计算模块,此模块可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定义需要关注的产品成本要素,通过期间计算得出产品的成本构成情况,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简单的分析该产品成本构成的合理性,对于成本分析、成本控制及产品报价都有着很好的分析和指导作用。

  此模块在我公司实施已有一年多,相比以前计划成本制而言,更能客观的反应产品的真实成本,并且可以根据公司的特点设置需要关注的成本要素项,对于成本分析及成本控制有极大的帮助。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其中较重要的是在制约量问题。目前的现象是部分未完工工单的成本计算单中制费类要素有很多在制约量为负数的情况,导致转出数据的异常,给数据分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经过多期计算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约量计算应补充部分计算逻辑,下面就与大家一一探讨。

  材料的在制约量在多期在制计算时是否应重算期初约量的问题,一般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工单变更。目前程序计算材料约量逻辑为:投入约当产量=【本期投入材料成本】/【工单BOM材料成本合计】×【预计产量】,【期末在制约量WIP】= ROUND[ 期初在制约量(TJ004) +【投入约当产量】 - (QueryMainB.生产入库(TI008) +委外进货(TI009)+报废数量(TI010)+破坏数量(TI011)) ,【数量取位】]。按投入约当产量的公式如果工单BOM材料成本合计为零(客户供料或从非存货仓领料),就会出现被零除的逻辑错误,这时可把工单BOM材料的单价全设为1 (可以理解为材料不分主次)来计算,否则按零除以任何数都等于零的逻辑,则投入约量为零。按多期在制的期初在制约量继承上期期末在制约量的逻辑,若工单材料第一期领用形成在制,第二期材料的需领用量变更,并有部分入库,若期初约量仍继承上期的期末在制约量话,就会造成期末在制约量为负的情况。例如1月开出工单,产品为A,预计产量为100件,需领用B材料50Kg,1月份领出B材料40Kg开始投产,1月无产出,自此1月底成本计算后该工单的在制约量为80;2月份计划人员发现由于设备更新或工艺更新实际生产100件需要B材料40Kg就可以了,于是将工单需领用量变更为40Kg,2月加工完90件,并办理完入库手续,2月成本计算完按现在程序的逻辑在制约量应为(80-90)即为-10,而实际的在制应为10件,转出的材料金额偏大,期末在制金额可能会形成负数;若2月材料需领用量变为100Kg,入库40件,则实际的期末在制约量应为0,但按程序的计算逻辑则会有80-40=40件,且材料金额的转出偏小;工单预计产量变更的影响类似材料需领用量变化的影响。由些看来,若要得到较为准确的在制约量,应当在计算前检查该工单当期是否涉及约量变化的工单变更,若有变更则应重新按新的工单BOM材料用量信息计算期初在制约量,若无变更则继承上期的期末在制约量。

  人工制费的在制约量取数问题,目前的现象是往期有材料投入而无人工制费投入(只领料未加工),后期生产加工有人工制费投入,并有部分转出,成本计算后的人工制费期末在制约量皆为负数(0-转出数量)。如某一工单(预计产量为100,需领用量100)上期全部领料但未投产(没有投产单及转移单),本期投产转移并部分入库(80),本期成本计算后材料的在制约量为20,但人工制费的期末在制约量为-80,金额的转出也为负数,目前的处理办法是更改上期的期末在制约量再重算,比较耽误时间且不准确。由于不了解这部分的具体计算逻辑,造成现状的原因也不好分析,下面就谈谈本人的一些想法。我想人工制费的投入约当产量与在制约量计算逻辑应与材料的思路是一样的,即把本期投入材料成本换成按工单工艺本期已完工厂内加工工序的标准工时合计,已完工厂内加工工序标准工时=(工序完成数量+报废数量) ×该工序的标准工时/预计产量;把工单BOM材料成本合计换成按工单工艺应完成厂内加工工序的标准工时合计(即工单工艺单身的标准工时合计),套用上面材料投入约当产量的公式计算得到相应人工制费要素的投入约当产量。这里已完工部分用的是标准工时而没有采用实际工时,如果采用实际工时,当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工时定额)相差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约量也会与实际约量相差很大,有时可能是成倍的差距。如果工单工艺的标准工时合计为零,即全部工序都没有设标准工时,可以认为加工工序没主次之分,为避免被零除的逻辑错误,则把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都设为1来计算约量;如果按零除以任何数都等于零的逻辑,则投入约量为零,这很可能是造成上面例子期末在制约量为负的原因。

  另外,从成本来源考虑人工制费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领用半成品带来,二是本阶投入的直接人工制费。若无半成品领用只有直接人工制费产生,则投入的约量直接按上面的公式计算。若只有领用半成品带的人工制费,则相应要素的约量为领用半成品的材料投入约量。若既有领用半成品带的人工制费又有直接人工制费,则相应要素的约量取该半成品的材料约量与按公式计算值的较大值。与材料重算的逻辑一样,若有工单预计产量变更或工单工艺标准工时变更,则应重新计算人工制费的期初在制约量。

  由于本人所学甚浅及工作阅历有限,以上所述仅供参考,希望对程序的改进及使用此程序的客户能得到更为合理的成本数据有所帮助。

上一页:使用仓库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

下一页:库存管理的主要形式

相关新闻

  • 库存管理的主要形式

    库存管理的主要形式分为以下几种:委托保管方式、协作分包方式、轮动方式、准时供应系统、看板方式、水龙头方式、无库存储备、配送方式。

  • 企业管理软件应用失败的原因及如何选型

    企业管理软件应用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观念上难以转变、执行不到位、信息化模式与需求无法相结合、大环境还不足以让每个企业下定决心信息化等等。

  • 使用仓库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

    如何根据仓库管理架构开发仓库管理软件?使用仓库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实现信息化,因此仓库管理软件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