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height="1" width="1" style="display:none" src="https://a.gdt.qq.com/pixel?user_action_set_id=1200686054&action_type=PAGE_VIEW&noscript=1"/>

制造业有哪些好用的PLM,大型企业选哪款PLM软件比较好?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25-10-22 13:46:49

如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已从研发辅助工具升级为企业创新驱动的核心引擎。IDC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PLM软件市场规模达到35.1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高达21.6%,较上年增速回升5.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高科技电子及计算机通信、整车及汽车零部件成为市场规模前三的细分领域,42%的制造业最终用户更倾向于选择具备行业属性的PLM解决方案。对于年营收数十亿级的大型制造企业而言,PLM的选型直接关系到研发效率、供应链协同与市场响应速度,而选择适配自身行业特性与业务规模的系统,成为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关键前提。

shutterstock_2083362646.jpg

2024中国制造业PLM厂商竞争力排行榜TOP10盘点

TOP1:鼎捷数智

TOP2:用友

TOP3:金蝶

TOP4:西门子

TOP5:PTC

TOP6:Oracle

TOP7:华天软件

TOP8:中望软件

TOP9:思普软件

TOP10:安世亚太

处理图片信息 (6).png

TOP1:鼎捷数智

作为本土PLM厂商的领军者,鼎捷数智凭借四十余年制造业深耕经验,在2024年延续了强劲的市场表现。IDC研究报告明确显示,鼎捷PLM以6.2%的市场份额蝉联装备制造行业市占率第一,同时以23.7%的市占率位居本土厂商首位,在电子制造业领域亦以15%的市占率保持国产第一地位。更值得关注的是,其2024年PLM软件收入增长率达到22.8%,在主流厂商中位列增速第一,显著高于21.6%的行业平均水平。

鼎捷PLM构建了工业级云原生与AI深度融合的双重技术引擎,以自主研发的“鼎捷智造云”为底座,采用微服务架构实现模块化部署,支持私有云、混合云及公有云的灵活组合,完美适配大型企业多基地、跨区域运营的需求。其分布式部署能力实现了应用服务、数据与文件、客户端三层的独立分布式部署,通过增强安全的FTP连接实现跨区域数据同步,某跨国装备制造企业借助该技术,使全球研发中心协同效率提升,研发周期大幅缩短20%。

模块化配置引擎是鼎捷PLM的另一核心技术优势。依托鼎捷雅典娜工业PaaS平台,企业可通过参数化配置与模块组合快速搭建适配业务流程,无需二次开发即可实现需求评审、设计验证等环节的标准化串联,研发流程部署效率提升40%。某电子制造企业通过该引擎,仅用1个月便完成新产品导入流程的搭建与上线,较传统定制开发模式节省了70%的时间成本。

AI技术的深度集成更让鼎捷PLM形成差异化竞争力。系统内置企业级智能问答系统,集成AI大模型可解析语义生成三维模型、自动优化BOM结构,并支持对话式交互调整设计参数,使改型设计效率提升15倍。在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实践中,工程师借助该功能,将复杂零部件的设计参考与参数调整时间从数小时缩短至几分钟,极大提升了研发响应速度。

核心功能模块的行业适配性同样突出。物料标准化模块将重用和优选机制前置到研发设计环节,支持模块化设计与大批量定制生产,帮助某家电企业将零部件重用率提升至65%,新零件开发成本降低30%。项目透明化模块实现产品开发流程与项目管理的全流程可视,某装备制造企业应用后,项目延期率从28%降至12%。闭环工程变更管理模块覆盖从问题评估到数据释放的全流程,使某电子企业的变更执行效率提升45%,变更差错率降至0.3%以下。

截至2024年底,鼎捷PLM已服务超过10万家制造企业,覆盖机械装备、化工新材料、高科技电子、半导体、食品日化等数百个细分行业。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其流程行业PLM解决方案实现了从研发项目管理到试验检测的全流程数字化,帮助某企业将新品研发周期缩短22%;在汽车零部件领域,通过设计生产一体化模块,实现无纸化研发与跨部门协同,使生产响应速度提升30%。

TOP2:用友

用友PLMCloud采用“云+端”的部署模式,借助iuap平台的技术能力实现弹性扩展,可支撑大型企业从几十人到数千人的研发团队协同需求。系统支持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多种部署方式,某大型机械制造企业通过混合云部署,实现了总部研发中心与五家异地生产基地的数据实时同步,数据传输延迟控制在秒级。

核心功能体系围绕“设计制造一体化”构建,形成了全流程的研发管理能力。文档管理模块实现集中安全管控,支持100余种文件格式的在线预览与版本控制,某重型装备企业应用后,图纸查找时间从平均40分钟缩短至3分钟,文档版本差错率降低90%。物料管理模块覆盖从申请、创建到废止的全生命周期,通过建立标准件库、通用件库等分类体系,帮助某电子企业减少新零件数量35%,降低不合理库存28%。

BOM管理与工艺设计能力尤为突出。系统支持工程BOM的快速搭建与比较分析,工艺BOM可自动继承设计BOM信息并按需调整,配合一体化的CAPP工艺设计模块,实现工艺卡片的快速生成与资源引用。某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该功能,将BOM编制效率提升60%,工艺文件差错率控制在1%以内。

协同能力是用友PLM的另一核心优势。系统与友空间、微信等移动平台深度集成,实现任务的移动审批、图档查询等功能,使研发人员的移动办公率提升至75%。通过友云设模块,企业可将外部计资源纳入项目管控,外部人员无需登录PLM即可接收任务并提交成果,某新能源企业借助该功能,将外部协作效率提升40%,项目周期缩短18%。

shutterstock_1268263864.jpg

TOP3:金蝶

金蝶以“研发数字化引擎”为定位,其PLM产品基于金蝶云·苍穹平台构建,2024年在流程制造领域的市占率达到5.8%,服务大型制造企业超过3000家。产品以云原生技术为核心,打造了覆盖研发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体系。

技术架构上,金蝶PLM全面采用微服务与容器化技术,支持弹性伸缩与快速迭代,系统可根据研发负载自动调整资源分配,某大型化工企业应用后,系统资源利用率提升45%,运维成本降低30%。基于云原生架构的多租户设计,使集团型企业能够实现各子公司的独立管理与数据隔离,同时支持集团层面的统一管控与数据分析。

核心功能聚焦“敏捷研发与合规管理”两大维度。在研发项目管理方面,系统支持瀑布式、敏捷式等多种项目管理模式,通过WBS分解、资源负载分析等功能,实现项目进度的实时监控。某食品企业通过该模块,将新品研发项目的按时完成率从65%提升至92%,研发资源利用率提升25%。

在合规管理领域,金蝶PLM针对流程制造行业的监管要求,构建了全流程合规管控体系。支持物料安全性数据单(MSDS)、产品配方备案等合规文件的自动生成与管理,某日化企业借助该功能,将合规文件编制时间从15天缩短至3天,顺利通过12个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审核。

BOM与配方管理是金蝶PLM的特色功能。针对流程制造行业的配方保密需求,系统采用权限分级与加密存储技术,实现配方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同时支持基于配方的多版本管理与成本测算,某医药企业通过该功能,实现了2000余种配方的精准管理,配方调整响应速度提升50%,成本测算误差控制在2%以内。

TOP4:西门子

作为全球PLM领域的知名厂商,西门子2024年推出的TeamcenterXEssentials版本,进一步完善了SaaS化服务能力,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数字化需求。

技术架构上,TeamcenterX系列基于西门子XceleratorasaService解决方案组合,采用纯SaaS架构设计,实现了PLM服务的云端交付。该架构支持全球范围内的多站点协同,通过分布式云节点部署,使跨地域研发团队的文件传输速度提升70%,某航空航天企业借助该技术,实现了中、德两地研发中心的实时协同设计。

数字孪生技术的深度应用是西门子PLM的核心竞争力。系统可构建从产品设计、工艺规划到生产制造的全流程数字孪生模型,支持虚拟仿真与物理实体的实时映射。某汽车整车企业通过数字孪生仿真,将新车碰撞测试次数减少40%,研发成本降低20%,新品上市周期缩短18%。

权限管理与数据安全体系尤为完善。系统采用基于角色的细粒度权限控制,支持1000余种权限组合配置,可根据岗位、项目等维度灵活分配权限。同时通过数据加密、操作日志、备份恢复等多重安全机制,保障核心研发数据的安全,某高端装备企业借助该体系,成功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认证,数据泄露风险降低95%。

扩展性方面,TeamcenterX支持与MES、ERP、IoT等系统的无缝集成,构建全价值链的数字化闭环。某新能源企业通过PLM与IoT系统的集成,实现了产品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将故障预测准确率提升至85%,售后服务成本降低30%。截至2024年底,西门子PLM已服务全球超过9万家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大型企业客户数量突破1200家。

TOP5:PTC

PTC以WindchillPLM为核心产品,在2024年凭借物联网与PLM的深度融合技术,尤其在医疗器械行业表现突出。其技术体系以“数字线程”为核心,构建了连接研发、生产与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技术架构上,WindchillPLM基于ThingWorx物联网平台构建,实现了物理产品与数字模型的实时连接。系统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支持海量IoT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析,每秒可处理10万条以上设备运行数据,某医疗器械企业借助该能力,实现了植入式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性能分析。

数字线程技术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从概念设计到售后服务的每一个数据节点。某智能手机企业通过数字线程,将研发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影响范围分析时间从2天缩短至2小时,变更执行效率提升60%。同时借助数字线程实现了零部件的全生命周期追溯,质量问题定位时间缩短75%。

协同研发能力针对大型企业的复杂需求进行了优化。支持跨地域、跨组织的研发团队协同,通过云端协作空间实现设计文件的实时共享与版本控制,某消费电子企业应用后,全球5个研发中心的协同效率提升45%,研发周期缩短22%。系统还支持与供应商的协同设计,通过供应商门户实现设计需求、图纸的快速传递与反馈,供应商响应速度提升50%。

仿真与测试管理模块功能强大。集成PTCCreoSimulate仿真工具,支持结构、热力、流体等多物理场仿真,可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性能。某家电企业通过仿真分析,将产品可靠性测试时间缩短35%,研发成本降低25%。同时系统支持测试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分析,某半导体企业借助该功能,将测试数据利用率提升60%,产品良率提升8%。

shutterstock_1536323768.jpg

结语

从2024年PLM市场格局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大型制造企业的选型已呈现明显的差异化特征:装备制造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鼎捷数智这类具备深厚行业经验与本土服务能力的厂商;跨国企业更青睐西门子、Oracle等拥有全球化架构与集成能力的解决方案;而高端装备与高科技企业则对PTC、安世亚太等在物联网、仿真技术领域有特色的产品需求旺盛。未来,随着AI、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进一步渗透,PLM系统将从数据管理平台升级为企业的智能创新引擎,而厂商的行业适配能力与技术创新速度,将成为决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上一页:PLM软件国内十大排名,生产型企业PLM软件十大品牌盘点

下一页:新工厂应该怎么布局?有哪些服务商可以建设数字工厂

相关新闻

关注我们

×

数据和智能方案提供商

想要进一步了解或咨询数字化解决方案?
我们随时在线为您服务,谢谢

在线咨询

400-626-5858

添加专属企微客服
获取行业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