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联合库存管理控制策略介绍
文:https://www.digiwin.com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4-04-30 00:00:00
时下,联合库存管理者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企业都实行了联合库存管理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但是有些企业虽然是实施了联合库存管理,但却不知道联合库存管理的策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实施联合库存控制策略,供应商和用户应该做到:
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以供应链整体的观念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以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而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
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共享范围和使用价值。供应链库存管理要充分利用诸如条形码技术、EDI系统、EOS系统和POS系统等现代物流技术来加强信息交流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在供需双方之间实施合理的风险、成本与效益平衡机制。一是要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风险的预防和分担机制;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库存成本与运输成本分担机制;三是要建立与风险、成本相对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在进行有效激励的同时,避免供需双方的短视行为及供应链局部较优现象的出现。
两阶段供应链生产企业的联合库存控制
这里两阶段供应链生产企业是指在上下游两级生产企业中,上游企业作为供应商为下游企业提供零部件等物料,而下游企业作为核心企业或用户向上游企业采购自己所需要的物料。
对于这种局部供应链中供需双方的库存管理,传统的控制策略是供应商和核心企业都自设仓库,自己进行库存管理,不考虑合作伙伴间的共享问题,因此物料往往要从供应商企业的生产加工线上,经过几个中间仓库的入出库、中转运输等处理过程才能到达核心企业的生产加工线上。
在联合库存管理下,供应商企业将取消自己的产成品库存,而将库存直接设置到核心企业的原材料仓库中,或者直接送到核心企业的生产线上。这种供应链联合库存管理有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各个供应商的零部件都直接存入核心企业的原材料库中,即各个供应商的分散库存为核心企业的集中库存。集中库存要求供应商的运作方式是:按核心企业的订单或订货看板组织生产,产品完成时,立即实行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核心企业的仓库中补充库存。在这种模式下,库存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心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既能满足需要,又使库存总成本较小。
第二种模式是,无库存模式,供应商和核心企业都不设立库存,核心企业实行无库存的生产方式。此时供应商直接向核心企业的生产线上进行连续小批量多频次的补充货物,并与之实行同步生产、同步供货,从而实现“在需要的时候把所需要品种和数量的原材料送到需要的地点”的操作模式。这种准时化供货模式,由于完全取消了库存,所以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但是对供应商和核心企业的运作标准化、配合程度、协作精神要求也高,操作过程要求也严格,而且二者的空间距离不能太远。
以上就是有关实施联合库存管理控制策略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了,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可以对实施联合库存管理控制策略有一个根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文章来源于鼎捷库存管理https://www.digiwin.com/SoftWarePage_4.01_1.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页:ERP系统实施小组需要具备的条件
下一页:项目管理软件的选择标准
相关新闻
-
如何利用酒店管理软件更好的管理酒店?
如何利用酒店管理软件更好的管理酒店?首先就是要选对软件,在软件选型时需要注意一下几方面:功能齐全、良好的操作性、详细的报表分类、维护方便、强大自定义设计功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