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的一些实战技能
文:鼎捷ERP
作者:鼎捷数智 | 发布时间:2012-11-30 14:50:34
摘要:项目管理定义及实战技能 项目管理(ProjectManaSement),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等,应用于项目活动,以达到项目的要求。.项目管理不提供万能的灵丹妙药;.项目管理管不了技术上的无知;.项目管理不眷顾封闭式的思维;.项目管理不管投机取巧的惰性人生。
项目管理定义及实战技能
项目管理(ProjectManaSement),就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等,应用于项目活动,以达到项目的要求。图1-2中,左侧各项内容,是我们要掌握的项目管理的技能,右侧各项内容,是项目管理的作用对象。
关于“达到项目的要求”这句话,曾经的说法是“满足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但对于究竟是应该“满足”还是应该“超过”,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屁股所坐的位子不同,谁也说服不了谁;后来一度改为“满足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期望”,还是众口难调;现在PMB0K2004干脆把它改为“达到项目的要求”这一说法,并不是说解决了这方面的争端,恰恰表明,对于在多大程度上满足项目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历来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难题,而且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所以暂时回避一下。
满足也好,超过也罢,世界上似乎没有永远可以摆平的天平,项目管理其实是一种高超的平衡艺术。
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
项目管理一般要经历五个过程,形成五大过程组,即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收尾过程组,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1—3所示。
每个项目都会经历这些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每个项目只需要启动一次或收尾一次就可以了。每个项目在不同的阶段都需要反复进行这五方面的工作,电就是说,项目经理必须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重复地、连续性地把这五方面的知识、技术、工具和方法应用于项目活动,才能合理地完成项目。
事实上,如果当某一阶段的收尾评估总结告诉我们,项目已经没有必要再进行下去了,那么我们显然不必再去启动后一阶段的工作,而是应该考虑如何结束整个项目的问题。
项目管理九大实战技能
项目管理的实战技能分为九大类:项目范围管理包括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工作任务的分解、工作范围的掌控;项目时间管理包括如何安排和编制项目进度,如何按时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费用管理是指在项目中如何算钱和花钱,如何编制项目预算,如何控制项目成本;项目质量管理包括项目质量标准的制定,如何进行测试验收,以及提供完成项目的信心保证;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包括如何组建项目团队,如何定义项目角色和分配项目任务,如何协调项目成员完成项目工作;项目沟通管理包括项目信息发布、汇报以及利益干系人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包括项目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风险防范策略的开发及风险监控;项目采购管理包括采购决策、招投标事务和供应商管理;项目整体管理则是对项目的整体计划、执行和监控的把握能力,也是对上述八个方面的综合管理。
这些技能领域包含了实战项目管理所必须掌握的各种管理流程、过程工具和操作技巧,是每个项目从业人员的关注热点。如何才能娴熟运用这些技能呢?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用五个过程组把它们串起来,同时,不要因为某些技能领域同自己目前的工作暂时无关,就忽略对它们的学习、思考和运用。
项目管理管什么,不管什么
管理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工作可能包括:
·识别需求;
·确定清楚而现实的目标;
·权衡质量、范围、时间和费用等方面的冲突性、竞争性要求;
·使项目计划、管理方法、技术规格等适合于各类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与期望。
以上这些活动,就是项目管理应该管辖的工作。需求分析、目标定夺、资源冲突、利益权衡、冲突斡旋,永远是项目管理的不变主题,或者说是项目管理“脱不了干系”的管辖范围。但是,项目管理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仙,也不是包管百事的保姆,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
·项目管理不提供万能的灵丹妙药;
·项目管理管不了技术上的无知;
·项目管理不眷顾封闭式的思维;
·项目管理不管投机取巧的惰性人生。
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案例,可以绝妙地勾勒出某些人对项目管理的认识误区:
案例研讨
从“灵丹妙药”到“不适合论”
—曾经有一位刚被上司指派负责某项目的初入道者,急切地要听我讲一课,并称慕名而来的唯一目的就是:听完一课,自己就会做刚接手的那个项目了。
他说:“我们领导上周交给我一个ERP系统选型项目,俺压根不懂ERP,叫俺怎么选型?但领导已经立了项,并且把这个项目交给俺了,不能给俺领导面子啊。既然领导说了它是一个‘项目’,俺来学学项目管理,不就会选型了吗?”
原来如此。我们不妨顺着他的思路,看看会出现哪些激动人心的结果:学了项目管理,把ERP的型给选了,证明项目管理确实神;据说俺公司边上有个农科所也立了项,想把西红柿种成南瓜那么大,没搞成,俺不是已经学过项目管理了吗,顺便帮他们把难题也给解了;又据说较近石油价格涨得太离谱,俺再研究研究项目管理,立几个勘察项目,明天就把地底下的油啊气啊全给找出来,全世界有车一族,全体感谢俺吧!
世界上有这等好事吗?答案是:显然不会有。
那么,咱们这位想用项目管理搞定技术选型的朋友,其本质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想找一种万能的灵丹妙药,即使自己不懂技术、不钻研业务,也能侥幸地通过学个一招半式就把技术和业务问题解决了。遗憾的是,项目管理不提供所谓的灵丹妙药,因为,项目管理是科学!
当企图以项目管理来解决技术问题的期望落空后,顽固持有这种思维的人往往会马上翻脸,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他们会愤怒地指责:项目管理有什么用?项目管理简直一无是处嘛!
当然,他们中间还有一些比较富有涵养功夫的,则会说得更为冠冕堂皇一些:项目管理是不错,但我们可能没法应用。你们所说的方法好是好,就是不适合我们的项目实际;你们所列举的案例也很精彩,但不是我们行业的例子;你们的流程确实有一套,但要在我们公司贯彻的话,不是要大家的命吗?
这种说法,我们早已司空见惯。这种思维,相比寻找灵丹妙药的思维,其本质上没什么两样,所不同的是他打着“别人的东西不适合他的实际”这种貌似正确的旗号,回避学习世界管理宝库中的珍宝,进而回避变革。这种人不思把握项目的本质,因此永远不会举一反三,甚至你举三,他还反不了一。
所以说,“灵丹妙药”和“不适合论”,两者在思维的惰性方面,如出一辙。
真正的管理高手,懂得世界上的管理方法大多是相通的。当你对项目的本质有了真正的把握之后,任何行业、任何案例,都会成为你的朋友,赋予你莫大启发,辅佐你成为专家。
好在我们那位初入道者,不是一个好走极端的人,在跟随我们潜心学习项目管理的同时,更学会了开放思维。因此,他后来的ERP项目很成功。
从PM0到0PM3:混战而至成熟
PMO——项目管理办公室的设立和运用
20世纪90年代,对于企业高层来说,将项目放到整个企业的运作体系中统一管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明显,PMO随之大量出现。PMO就是指项目管理办公室(ProjectManagementOffice),或项目群管理办公室(ProgramManage·mentOffice),有时统称为项目办公室。
项目管理办公室,其本质是一种被赋予了多方面职责的组织实体,相关职责涉及对所辖领域内的项目进行集中化、协调性的管理。
项目群管理办公室,则是对特定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群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通过资源、方法、工具和技术的共享,实现组织的利益,并将高层次的项目管理关注重点同组织的利益关联起来。
当公司需要建立一个可以执行商业策略的理想环境时,PMO实现了这一点,它根据商业策略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估和排序,然后对其进行恰当的资源分配。从较初的PMO对项目经理提供有限的服务和支持工作,到后来承担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的主要管理工作,再到OPM3的建设推动,数据显示,不论是对于项目经理还是企业主管来说,PMO都被证明是理想的选择。
我国企业目前对PMO的设立和利用,大致有三种形态:
第一种是运作中心型PMO,负责对公司的重大项目进行管理,指派项目经理,组建项目团队。典型的如华为公司等。
第二种是决策职能型PMO,主要工作是针对企业的投资、业务或产品的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主导公司的投资方向和业务项目的开展。典型代表是上海通用汽车
上一页:项目的本质要掌握4个要素
下一页:项目目标的确定和启动
相关新闻
-
项目目标的确定和启动
摘要:项目启动的五项重点 项目启动过程中的工作重点有五项: ·明确项目目标; ·委任项目经理,明确项目经理的权限; ·制定项目章程; ·编制框架性项目范围说明书(项目初步范围说明书); ·举行开工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