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線電話不再吵架,大缺料時代淺談產銷協調

文:何昀庭

發布時間: 2021-09-15 16:53:34

智慧製造 轉型創新 數位轉型 產銷管理

製造行業近年來最熱門的關鍵字非工業4.0莫屬,撇除工業4.0中對於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運算等艱澀字眼的解釋與應用,商業生產的本質是獲利最大化,而工業4.0則是應用新技術為公司達到最佳獲利的目的,因此在眾多技術工具中,選擇合適的技術工具成了企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如同市面上藥品百百種,要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藥品而非人云亦云,就要從製造業最根本的核心概念「生產」與「銷售」來著手。

 

歷史洪流中的百變身影

產銷管理在製造產業中被廣為推崇,從公司獲利最大化的觀點來看,產能不足造成有訂單卻無法出貨,客戶跑單時有所聞;產能滿載、空有庫存卻無處銷售,使貨品堆積並且造成資金壓力,兩者都不是企業樂見。

 

回看製造業的生產模式,20年代初期美國福特汽車追求規模經濟,以一條龍產線大量製造,此舉也奠定近代工業的專業分工模型;隨著流水線技術完備,1960年代開始,由豐田公司引領的JIT生產模式多方應用在工廠,以上被廣為推崇的生產方式立基於大量少樣的產品,專注於生產效率,一接單即生產,再加上市場穩定,因此只要前端的生產排程做得好,後端的銷售流程基本不會出錯。

 

現在讓我們把時間點拉回21世紀的現在,隨著製造技術發達,全球化採購模式來臨,無論製造端或消費端的選擇都呈現指數型上升,原本的大量生產導致產品同質性高,這也直接造成客製化產品需求增加,但每項客製化產品需求量都不高,與原先企業大量生產大量出貨的模式背馳,企業也漸漸發以往「現接單即生產」並非長久計。

 

從混亂中查找順序

在調查了台灣製造零組件業態後,可歸納出現今製造企業面臨的「三缺五變」:包含缺工、缺料與缺櫃,以及變化莫測的需求量、變設計、變包裝、變出貨方式的「超級變變變客製產品」,如此三缺五變因疫情更加劇影響,導致訂單變更、交期延後,都是增加生產成本的致命原因。

 

面對此種情況,組裝大廠富士康在大陸祭出高薪與高額傭金招工;供應斷鏈讓車廠巨子豐田不得不下修財年產量;美國建材商家得寶、店商巨擘阿里巴巴做出包櫃包船包航線的行動,顯示出商業活動的本質已從專注降低生產成本,進入到評估生產與銷售間的平衡,也就是所謂的產銷管理,並且透過可視化銷售預測,預防可能出現的斷鏈情況。

 

但除了預防斷鏈,產銷管理的精髓更是要做到最低成本讓貨物出廠,當客戶下緊急訂單、變更訂單或取消訂單,最常見到生管與業務人員產銷協調發生問題,以致相關部門及人員忙於處理善後,產生許多衍生成本,最主要造成訂單未能準時完成,訂單的交期達成率(On time delivery)差,即變最後順利交貨,公司形象在客戶心中早已大打折扣。

 

因此,面臨繁雜的生產接單狀況時,生產排程要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分配,以完成特定作業之決策,包含將主生產計劃(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簡稱MPS)與物資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簡稱MRP)轉換成短期人力、物料與機器設備之指派與分配。一個好排程可在有限的軟體硬體投資下,顯著提昇製造系統的生產力與效率,並降低再製品庫存。生產排程身負如此重責大任,對於產能的透明化、產線數據可視化與訂單掌握狀況要求更嚴苛。

 

那麼在這邊就要問:產銷管理要如何選擇工具?如何實施才能對企業經營造成正向影響呢?

 

鼎新線上系列研討會《為面臨缺料缺工缺櫃的零組件業 施打縮短訂單交期的疫苗》,由專業數據醫師每個禮拜三為企業線上問診找出企業管理上與製作現場容易忽略的病灶。

 

小時候打疫苗不外乎是預防可能出現的疾病所採取的應變措施,如同企業在經營出現警訊前,就主動調整公司體質去因應變動的時代,為良好企業體質打上一劑防呆疫苗!

 

研討會活動資訊請參考:https://www.digiwin.com/tw/activity/2984.html 


更多案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