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_企業年度預算編製要領PART2

文:

預算編製


主講人:黃美玲 講師


 


首先,要來說明整體預算的架構,企業的預算編製一定是從「銷售預算」開始展開,「銷售預算」也稱為火車頭預算,只要火車頭歪了,最後的「預計損益表」也會失真。因此,很多公司修正預算,都是因為營收預算不準確。


35-6.jpg


「銷售預算」完成後展開生產部門的「生產預算」,製造業會有「製造成本預算」,隨後延伸到「營收與毛利預算」,另外,各部門推銷、管理、研發費用預算也同時展開,而財務部門編製「營業外收支預算」,大約兩個月時間可以完成「預計損益表」。如果公司有展店或資本支出就會編製「資本支出預算」,最後延伸到「現金預算」、「預計資產負債表」跟「預計現金流量表」,這些預算大概需要花2-3個月來編製跟審查。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各項預算的編製要領。


「銷售預算」的考量因素與編製要領

最難編的預算是「銷售預算」,因為它涉及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它又影響到公司預算的準確性,編製「銷售預算」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


35-7.jpg

● 考慮歷史的銷售資料。如果公司已經經營一段時間,而且這個產品也已經推出一段時間,公司可以參考過去同期,甚至過去2-3年的歷史銷售資料,作為明年度的預估。

● 考量公司產品所屬銷售區域的經濟跟產業狀況。如果產業是不斷的成長,當然明年度的銷售預測就會成長。

● 量季節性的因素。如果公司產品會有淡旺季,就必須根據歷史的經驗來編製,而不是用平均值。

● 各項產品的發展前景。也許公司舊產品已經推出一段時間,而這個產品的銷售趨勢不斷的下滑,這時公司明年度的發展前景就必須列入考慮。

● 行銷策略。一般公司會訂行銷策略,也就是行銷的4P。

    第一個P:產品product,公司明年是賣舊產品還是新產品。

    第二個P:價格price,公司產品的定價策略。

    第三個P:通路place,公司的通路是實體銷售還是網絡銷售。

    第四個P:促銷promotion,公司如何進行產品促銷、廣告。

 銷售人員的品質。如果已經知道公司的top sales即將離開,而且要到競爭對手的公司,他瞭解我們公司所有的行銷策略,明年度的第一季勢必會影響到銷售預測。

 競爭者的實力。如果競爭者推出新產品、有很好的通路、很多的行銷廣告,公司明年的銷售預算勢必會受到影響。

 新產品上市日期。公司若有推出新產品,上市日期也會影響到銷售預測。


綜合考量這些因素來編製公司合理的「銷售預算」,這裡分為四種預測方法。

 趨勢分析法:根據公司每一大類的產品過去3~5年的成長或衰退的趨勢,再預估明年度公司產品未來發展趨勢的方法,這是大部分公司採用的方法。

 銷售幕僚法:第一線的業務人員及業務主管根據他們對產業的認知、對客戶的瞭解,在拜訪客戶之後預測客戶明年的需求量,同時預測明年度每一類別產品的銷售預測。

 市場佔有率法:分析在台灣或是所屬區域整個市場規模,再乘以公司的市場佔有率。假設在台灣的整體市場規模有10億,乘上公司的市場佔有率20%,代表這一類型產品的銷售預估就是2億。提供兩種方式瞭解市場的規模:

     ○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資料庫中有各產業類型的成長趨勢。

     ○ 中華徵信所,透過中華徵信所做專案委託行業的調查,瞭解行業的規模與整體的市場佔有率。

     ○ 主管集體判斷法:業務人員根據拜訪客戶所做的銷售資料,接著生產單位根據產能的規劃瞭解每個產品的銷售狀況,財務單位根據 ERP系統抓取的趨勢分析,大家共同討論明年每一類產品

合理的「銷售預算」。

        

「營收與毛利預算」編製要領

業務單位編製「銷售預算」往往會低估收入,也有一些業務主管配合總經理編製比較高的收入。「銷售預算」完成後,接著由財務部編製「營業成本預算」。


35-8.jpg

「營業成本預算」包括料工費的預算,通常參考去年一整年或半年度的平均值,再考量材料、人工和製造費用的成長,預估每一個產品的成本預算。營收減掉營業成本就等於營業毛利預算。提醒大家,由於每一個行業特性不同,「營收與毛利預算」可能根據客戶別、地區別來編製,也有可能根據產品大類別或是內銷、外銷來編製。另外,編製「營收與毛利預算」時,應該由財務主管跟業務主管一起溝通,最好的方式是由業務單位編製,後續財務單位進行控管。


「人事費用預算」編製要領

「營收與毛利預算」編製完成後,比較重要的就是「人事費用預算」,排除材料費用後,人事費用往往占公司40- 50%。由於人事費用是固定成本,有些公司業務單位補一個人員就會增加300萬的業績,有些公司它是用淨利來看,增加一個人就增加稅後淨利30萬,因此,對於人事費用要給予高度的重視。


人事費用包括薪資與福利,薪資就是薪資支出、加班費跟業績獎金,福利就是勞健保、退休金、年終獎金等等。通常由人資部依據各部門提出的「人員編制預算」,以及調薪的幅度與年終獎金發放月數來編製「人事費用預算」。全公司的「人事費用預算」編製完成後,再由各部門各自編製加班費預算。


「部門費用預算」編製要領

再來,要說明的是各部門都會編製的費用預算,提醒大家,部門費用預算不要由財務部獨自編製各部門的費用預算,因為費用預算的編製原則是編製人就是控管的人,如果沒有讓各部門參與預算編製,也就不會努力達成費用的控管。


35-9.jpg


以下是「部門費用預算」的編製要領:

 參考每一個會計科目今年度的預估數。假設公司10月份開始編製預算,我們會提供1~9月的實際金額,再加上10~12月的預估金額,讓主管有12個月的數字可以參考。

 取得各部門重要費用的會計科目明細賬。例如:交際費、差旅費或是維修費,這些費用比較重大,因此要取得明細賬的資料,作為編製預算的參考。

 重要的費用預算不能只有寫金額,應詳實填寫「費用預算編製說明表」。比如說交際費明年度發生200萬,這部分的資料不能只用去年的數字來比較成長比率,應該要求主管寫「費用預算編製說明表」,請他詳細列出交際費每個月發生的原因,目的是在審查預算時會針對不合理預算進行刪除,如果主管詳細寫出編製說明,他就不會編製出浮誇的預算。

 歷史資料只能作為編製預算的輔助資料,重要是以「零基預算」為主。「零基預算」指的是一切從零開始,比如說:交際費、廣告費明年度不需要發生,就不應該編製預算。


35-10.jpg

下面是針對「部門費用預算」中四項費用分類的編製重點。

 製造費用預算:「變動製造費用預算」跟生產預算有關,當生產預算增加, 「變動製造費用預算」也應該增加,比如說:水電費、委外加工費;但是「固定製造費用預算」跟產量無關,因此採各個會計科目逐項預計即可,例如:工廠的折舊攤提或是維修費。


推銷費用預算:很多的推銷費用跟營業收入有關,所以要注意「變動推銷費用的連結性」。「變動推銷費用」指的是運費、佣金支出、業績獎金或是公司的出口費,這些費用都是跟銷售預算有關。「廣告費預算」一般採用「總額決定法」,也就是用營業額的一個百分比當做廣告費的上限。有些中小企業會把去年度獲利的一定金額,提撥當作明年度的廣告費預算,也或是公司比照競爭對手的預算金額。


 管理費用預算:大部分根據歷史的資料,再配合明年度的計劃加以調節。比如說:公司租金一個月10萬,但房東預計明年度租約期滿要調整成12萬,我們就根據歷史的資料,再配合明年度的計劃加以調節即可。


 研發費用預算:這項費用是企業永續經營必須投入的資金,但它是隱性成本,投入之後不一定能創造營收。因此,大部分的公司採用「總額管製法」,也就是用營業額的百分比去計算,例如:台積電研發預算大約占營收的7~8%。也有些公司是用營業毛利的百分比,設定為研發部門所有的人事、資本支出、折舊或所有研發材料的預算。


「損益預算表」編製要領

業務單位編製「銷售預算」通常需要幾個禮拜到一個月的時間,接下來再由財務單位來匯總「損益預算表」,這裡跟大家提醒「損益預算表」編製的重點。


35-11.jpg


「稅後損益預算」是由「營收毛利預算」減掉各部門編製的費用,分成推銷、管理跟研發費用,加上財務單位資金調度可能有利息支出或是租金收入所產生的「營業外收支預算」,再扣掉「營所稅的費用預算」,就會得出「稅後損益預算」。提醒大家,如果編製「營業外收支預算」時有匯兌損益,實務上我們編為0,因為財務主管必須進行外匯避險。


「稅後損益預算」編製完成後,明年度的預算要跟今年的預估損益來比較,除了比較差異金額之外,也要分析差異的原因。提醒大家,全年度的損益預算一定要與年度的經營目標相符,如果不符,所有主管必須進行預算的審查,刪減不合理的預算。


35-12.jpg


上面這張表是財務部花了2-3個月時間匯總完成的「損益預算表」,每一個月有營收、毛利等各項費用,這張報表是明年度公司執行預算編製差異分析的重要參考依據。


以上就是預算編製的重點,也許你正在天昏地暗地編製預算,也許你明年度要編製預算,如果大家希望對預算編製的課程有進一步的瞭解,歡迎大家可以參加線下課程,課程中我會分享在輔導預算導入的訣竅。




33-5.jpg黃美玲

經歷:

現任企業財務及經營輔導顧問、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兼任講師、鼎新知識學院、

勤業眾信財稅顧問、桃園市工業會、中原大學推廣教育處、三上管理顧問、青年創新

創業總會等單位特約講師。

專長:中小企業預算編製實務、會計財務報表、企業信用管理實務等領域。


6.jpg



相關資訊

  • 存貨周轉率 財務比率分析表

    見微知著-從存貨周轉率看企業經營

    好的存貨是資產,將商品賣出變現,公司營收成長;但問題存貨是負債,可能導致公司虧損連連。如果是餐廳經營者要衡量是否獲利,可以看座位一天可以服務多少客戶。企業經營看的是「存貨週轉率」,從「財務比率分析表」檢視公司存貨在一年之中平均銷售的次數,當銷售次數越多、速度越快,表示銷售能力強,公司經營表現亮眼。因此,「存貨週轉率」可以衡量的是企業存貨週轉速度、產銷效率以及存貨水平。

  • 存貨周轉率 進耗存統計表 財務比率分析表

    細節裡的魔鬼-找出存貨周轉率被隱藏的訊息

    存貨週轉率下滑產生存貨問題將拖垮企業獲利,而影響貨週轉率原因包含:原物料預期價格的變動,需定期檢核『財務比率分析表』、『進耗存統計表』…等,時刻關注存貨週轉狀況。另外原物料存量管制,可以定期檢核『庫存週轉分析表』、『存貨呆滯分析表』…等,視實際狀況調整「安全存量」準確性。最後,也要時時關注市場銷售提高銷售預測準確性,有效壓低成品庫存又能及時供應市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