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從存貨周轉率看企業經營
文:蔡宜蓁 2020-12-21
主講人:知識學院
好的存貨是資產,將商品賣出變現,公司營收成長;但問題存貨是負債,可能導致公司虧損連連。如果是餐廳經營者要衡量是否獲利,可以看座位一天可以服務多少客戶。企業經營看的是「存貨週轉率」,從「財務比率分析表」檢視公司存貨在一年之中平均銷售的次數,當銷售次數越多、速度越快,表示銷售能力強,公司經營表現亮眼。因此,「存貨週轉率」可以衡量的是企業存貨週轉速度、產銷效率以及存貨水平。
什麼!小小扇貝讓公司賠了28億?故事發生在某一家水產養殖公司,因海水溫度的環境變化,導致價值不斐的扇貝存貨出現異常,沒想到小小的扇貝竟然引爆企業經營危機。到底存貨與企業經營是怎樣的關係呢?
利用「存貨週轉率」看企業經營的優劣
好的存貨是資產,將商品賣出變現,公司營收成長;但問題存貨是負債,可能導致公司虧損連連。如果是餐廳經營者要衡量是否獲利,可以看座位一天可以服務多少客戶。例如:餐廳有20張桌子,今天有40個客人,每張桌椅每天就可以做2次的生意。一般而言,餐廳一天能有3至4次翻桌就不錯了,那間赫赫有名的小籠包餐廳,一天可以有高達19次的翻桌率!餐廳桌椅是公司資產,讓固定的座位數服務更多客戶,提高翻桌率,能為餐廳創造更多營收。
企業經營看的是「存貨週轉率」,從「財務比率分析表」檢視公司存貨在一年之中平均銷售的次數,當銷售次數越多、速度越快,表示銷售能力強,公司經營表現亮眼。因此,「存貨週轉率」可以衡量的是企業存貨週轉速度、產銷效率以及存貨水平。假設公司每月製造3批零件,但只銷售出1批,於是倉庫裡的存貨就會一直增加,如果銷貨成本沒有上升,表示存貨沒有賣出,此時存貨週轉率則呈現下降趨勢,此時管理者要想辦法將存貨賣出,或是減少該批零件的產量,若是存貨積壓,未來就會面臨存貨跌價與折損的問題,進而造成公司的損失。
不同產業的「存貨週轉率」目標值也不同
「存貨周轉率」多少才算是好? 這並非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數字,而是要根據不同產業存貨時效、產品生命週期的長短而有所不同。不同產業的「存貨周轉率」有不一樣的標準,例如:
● 食品業:原物料不能放太久,存貨周轉天數短,「存貨周轉率」高於其他產業,大約是2次,也就是平均180天賣完一次存貨。
● 鋼鐵業:產品生命週期長、製造時間長,存貨周轉天數長達6個月以上,較不重視「存貨周轉率」,大約是0.8次,存貨要450天才能賣完一次。
由於不同產業的銷售循環有所不同,因此產業也會有不同的合理存貨周轉率,建議與同業做比較,或者與公司前期存貨週轉率相比。我們來看以下幾個產業的「存貨周轉率」。
● 半導體產業:好的「存貨周轉率」大約是2.3次,相當於159天賣完一次存貨;一旦公司的「存貨周轉率」低於0.73次,表示存貨週轉天數長達500天,銷售力嚴重落後於同業,管理者應及早了解存貨週轉率下滑的原因,杜絕發生經營危機的可能。
● 食品工業:好的「存貨周轉率」約落在3.13次,平均117天可以賣完一次存貨;如果「存貨周轉率」低於1次,那就代表要1年之久才可以賣光一次食品存貨,落後同業,造成存貨積壓的結果,將導致存貨折損、公司虧損的風險。
● 汽車工業:好的「存貨周轉率」約是2.27次,如果低於1.05次就是嚴重落後於同業,產品一旦庫存時間過長,消費者新鮮期消退,或技術被對手超越,存貨就很容易跌價滯銷,造成公司的損失。
這樣你知道該如何衡量自家公司「存貨周轉率」的優劣了嗎? 優於同業或前期的存貨週轉率,通常表示公司產品賣得好,存貨資金積壓少,跌價與折損機率低。一旦「存貨周轉率」低於同業或前期,存貨積壓增加,終將變成拖垮獲利、阻礙公司成長的絆腳石。
「存貨週轉率」高,企業仍需檢視相關指標
「存貨週轉率」高於同業或是前期表示銷售速度快、營收持續成長,如果此時公司產能不足,沒有足夠的商品賣給客戶,白白浪費了賺錢的機會。這個時候企業應該要增加產量來滿足市場需求,才會更有效提升營收及獲利。另外,經營應綜合評估其它相關指標,例如:訂單達交、即時生產、應收帳款週轉率...等,企業不要把錢賺在存貨上,用存貨週轉率評估變現力;企業也不要把錢賺在應收帳款上,可以搭配應收帳款週轉率評估企業經營能力,目的在於消除積壓浪費,以獲取企業最大利潤。
要提醒大家的是,「存貨周轉率」的提升並不能代表企業的銷售能力變強,也有可能是整體產業需求大增,「存貨周轉率」自然提高,但公司營收卻表現平平。此時要提升更高的獲利,企業要有效運用資本,開發更多貢獻營收的產品,以及運用銷售策略帶動買氣。
「存貨週轉率」低,企業應採取的因應策略
「存貨週轉率」低於同業或是前期表示存貨消耗趨緩,如果整個產業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營收因而下滑,公司要積極削減呆滯物料庫存、重新梳理呆滯料處理流程、確定責任歸屬與部門績效。當呆滯存貨日趨嚴重,產品價格快速滑落,不但產品毛利率持續走低,也因此提高了未來認列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
「存貨周轉率」下滑表示商品賣出不如存貨增加的速度,銷售狀況已不比從前,此時,企業如何因應營收下滑。
● 市場預測失準或出現競爭對手,應調整銷售策略,提升銷售力;
● 採購失誤,必須及早修正並擬定更嚴謹的採購控管機制及策略;
● 客戶對產品的接納度降低,則該進行產品優化,迎合市場需求。
「存貨周轉率」除了與同業及前期相比之外,要再多方關注,才能更精準掌握企業營運。建議大家可以從下列幾個方向著手:
● 觀察市場供需發展情況,「存貨周轉率」所呈現的轉折變化,除了本身銷售能力,還要關注市場景氣趨勢隨時監控與因應調節庫存。
● 關注原料價格波動,庫存的高低決定公司獲利的關鍵,原料價格上升,存貨越多,獲利也就越多,一旦原料跌價,存貨越多,跌價損失風險也就越大。
這時採購、物控人員要更關注原料與生產之間的平衡。
● 長期監控「財務比率分析表」的指標演變趨勢以及可能發生的轉折,當「存貨周轉率」出現轉折,還呈現下降趨勢,應該進一步分析是產業景氣影響,還是公司競爭力下降的前兆,及早掌握企業營運的警訊。
鼎新知識學院
新知識時代,人人成才,人人出彩!
30年企業教育訓練的專業品牌
OKR/策略共識營/結構化問題思考
資深品牌/創新教學/企業內訓/公開課程
相關資訊
-
細節裡的魔鬼-找出存貨周轉率被隱藏的訊息
存貨週轉率下滑產生存貨問題將拖垮企業獲利,而影響貨週轉率原因包含:原物料預期價格的變動,需定期檢核『財務比率分析表』、『進耗存統計表』…等,時刻關注存貨週轉狀況。另外原物料存量管制,可以定期檢核『庫存週轉分析表』、『存貨呆滯分析表』…等,視實際狀況調整「安全存量」準確性。最後,也要時時關注市場銷售提高銷售預測準確性,有效壓低成品庫存又能及時供應市場。
-
總是左右為難的產銷協調會
為了能及時協調並解決公司產、供、銷每個環節所發生的異常,應該是固定時間舉行。如果有特殊的緊急事件也可以臨時召開。會議中每個單位可針對資源衝突進行協調與決議,並且依據決議執行。產銷協調會應以《業務需求》與《生管供給》兩個面向的差異,來協調市場面及生產面所面臨的各項變動因素或問題, 進而集思廣益、找出對企業營運最好的對策,所以,產銷協調會議可說是搭起銷售和生產間的一座橋樑。
-
財務管理_企業年度預算編製要領PART2
首先,要來說明整體預算的架構,企業的預算編製一定是從「銷售預算」開始展開,「銷售預算」也稱為火車頭預算,只要火車頭歪了,最後的「預計損益表」也會失真。因此,很多公司修正預算,都是因為營收預算不準確。這裡要跟大家分享各項預算的編製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