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數位轉型大白話】TA大作戰 ,握不著的沙 猜不透的他
2021-07-20
今天的主題就是TA!兩個簡單的單字,但背後大有來頭呀!不論是2B或是2C,這兩個字深深烙印在企業主的心坎裡!真的就是「握不著的沙、猜不透的他」。我們今天請到兩位重量級的特別來賓「裴有恆」以及「許小嚕」老師,來跟各位聊聊「用戶學」的新思維。在數位時代下,用戶增長的思維究竟有什麼樣的改變?
-
ERP成本報表查核技巧_ 庫存明細表篇
2021-07-12
ERP成本報表的查核,第一個要看的就是「庫存明細表」,這張報表理當是每天都要去看;如果希望公司的資料能夠日清日結,則須要求倉管人員每天查看這張報表。 在成本計算前,「庫存明細表」的核算要領,及需要搭配哪張報表進行查核,讓我們來聽阿寶老師怎麼說?
-
【智慧工廠】4大限制讓影像分析,邁向高度智慧
2021-07-05
工業4.0、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都是現在非常熱門的議題,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智能影像分析」如何應用在這些領域,以及如何取代現場工作人員的眼睛。 談到「影像分析」應用在工廠現場,通常大家想到的還是過去的AOI(自動光學檢測),但「影像分析」隨著半導體、軟體、AI的技術發展,它的應用其實更為廣泛,但也有其限制。
-
【智慧工廠】製造業智慧化建置基礎,沒有這一步何來AI
2021-06-28
台灣一直以來是以製造業為名,經濟基礎也是以製造業為主。這幾年包含AI、物聯網都是非常火紅的技術,工廠老闆們紛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希望能夠透過這些技術,把工廠打造成AI智慧化的工廠。但投入這樣的人力、物力是否就足夠,就能夠將工廠變成AI智慧工廠?
-
【勞動事件法常見糾紛地雷】確認僱傭關係存在、給付薪資─不當解僱
2021-06-21
案例公司自認是合法資遣,但卻是訴訟的開始。最後的判決公司還是要把這位員工聘請回來,並且給付這段期間的薪資。這個公司想用勞基法第11條:「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時,雇主得預告勞工終止勞動契約」來資遣這位員工,但是判決不成立,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呢?
-
WFH遠距的精準溝通術
2021-06-11
疫情期間使用最勤的工具就是視訊會議、LINE和電話,所以該如何長話短說、化繁為簡,歸納重點,讓對方在30秒內聽懂你的目的。我們經常會聽到部屬抱怨老闆沒耐心,但我們也常聽到老闆抱怨部屬說話沒邏輯、沒重點。今天秀鳳老師要分享如何運用《結構思考力》的精華,提升溝通及製作檢討報告的技巧。
-
遠距辦公_生產力不斷電
2021-06-03
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我們會發現生活一切變得好難。以企業維度來看,百貨業、飯店旅遊,難生存。以生活維度來看,停課不停學,家長跟孩子在家遠距教學、遠距辦公,好難。疫情衝擊下,企業如何彈性因應,以及員工居家辦公時,主管如何有效進行部門管理?
-
生產管理的困境與瓶頸篇
2021-06-01
企業面臨了全球競速、搶單,生產管理面對比以往都更艱難的挑戰 如:成本要降低、生產力要提昇。因此對生物管職能的主管來說:存貨管理、缺料管理、預測決策都是天天要面對的重要營運議題。讓我們來聽阿寶老師一一說明。
-
防疫新生活,內心焦慮爆表,幾招教你緩解恐慌!
2021-05-24
近來台灣疫情延燒,每天都有大量新聞與資訊充斥,或是社群上也有各種貼文與討論, 你是否也陷入想關心疫情,但又不想被太多負面能量綁住;或是擔心自身感染風險等而陷入焦慮。新冠肺炎帶給大家情緒、生理、思維和行為上的壓力,你要先知道你不孤單。以下我們整理新冠肺炎的衝擊下,每個人可以如何調適自己的心理。
-
數位轉型翻轉企業價值_從安索夫矩陣思考企業轉型策略
2021-05-17
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是「數位轉型」如何翻轉企業的價值? 大家可能有個疑問,轉型這個議題其實已經講了很久,而現在大家都在談「數位轉型」,到底「數位轉型」跟以前的轉型有什麼不一樣? 「數位轉型」是從工業4.0的議題延伸而來的,不管是企業或者是顧問公司都認為「數位轉型」是未來企業在工業4.0趨勢下的重要經營戰略。
-
個人資料保護法-二部曲_行為篇
2021-05-10
過去企業為了充分運用客戶資料,往往不會輕易將客戶的資料刪除,大部份會盡可能保存下來,《個資法》擴大範圍內容後,我們應該注意什麼才不會違法呢? 本文將針對《個資法》從蒐集、處理和利用三大面向,來說明個人資料的合理合法使用。
-
個人資料保護法-首部曲_定義篇
2021-05-03
民國84年制定「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徵信業、電信業、醫院、學校、金融業等八大行業都必須遵守,但由於該法條不符合社會的需求;因此,在民國99年4月修訂了「個人資料保護法」,而且已經由立法院三讀通過;公告後經過兩年施行細則修訂,該法已於101年10月1號正式實施上路。究竟「個資法」的定義及規範的對象為何?
-
善用物料管理-掌控庫存、降低生產成本
2021-04-23
今天要分享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成本對企業的利潤影響是非常大的,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老闆重視如何降低生產成本,生產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其中的直接材料佔整個生產成本60%~70%,因此,如果要降低生產成本,首先要考慮的是如何降低直接材料成本。物料管理有「三不」,不斷料、不呆料、不囤料,公司可以藉著存量管制模式,協助達到物料管理的「三不」。
-
生產力倍數提升的流程改造手法
2021-04-19
提高生產效率的利器有很多,但是最好用的是IE手法。IE是精實生產的前身,講究的是幫助企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企業要降低成本,當然就會談到降低生產的七大浪費,包含有等待、搬運、不良、動作、加工、庫存浪費、以及製造過多或過早的浪費。首先,企業要了解的是如何降低等待的浪費,該採取什麼策略呢?